32滅張獻宗(上)(2 / 3)

而廬江的李建泰接到了以經奪下了孝感縣之後,立刻又命湯和寬率領著剩下的另一個營兩個連的人馬,馬上去奪取應城縣。

湯和寬率軍離開廬江之後,於當天黃昏時分派人回到廬江向李建泰報捷,以經取下了應城縣。李建泰也覺得十分滿意,立刻派人向合肥的李龍告捷,日取三城。

廬江、孝感、應城三縣在一天之內,全告失守,這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張獻忠那裏。

張獻忠得知三縣失守之後,也不禁暗暗有些吃驚,雖然他並不在乎這三個縣的地方,但明軍攻取了這三縣,就意味著己將矛頭從滅亡李自成身上轉移了過來,對準了自己。

要說張獻忠不害怕,那是假話,雖然現在張獻忠又是稱王,又是設官,似乎也弄得風聲水響,但他畢竟不如李自成那麼聲勢浩大,而且李自成和明軍的孫傳庭、左良玉等主力軍隊都真刀真槍拚過了幾場,底氣也足,說話也硬,也敢不把明軍放在眼裏了。而張獻忠基本還是流寇主義,撿軟柿子下手,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從來也不敢和有實力的明軍動真格。

其實在崇禎十五年末,張獻忠遠不如李自成風光,隻是在安徽潛山一帶活動,還一度被劉良佐和黃得功打敗,形式十分被動。許多地方都激起了民變,張獻忠才由安徽殺入湖北,連取黃梅、廣濟、蔪州、麻城等地,並大殺鄉紳,廣招人馬,僅麻城一地,就有五六萬人投奔了張獻忠,這才得以實力大增。 不過張獻忠雖然攻取了武昌,但也知道自己的實力比不過李自成,從兵力上說,現在張獻忠雖然稱號稱有三十萬大軍,但實際隻有十三四萬,而且其中絕大部份都是臨別拚湊的烏合之眾,真正的老營精銳還不足兩萬人。而且現在李自成手下也能算是文武齊備,人材濟濟,而張獻忠這一邊,主要還是靠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這四個將領撐著,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遠遠趕不上李自成。

現在李自成都被官兵所滅,聽到新的消息,明軍居然以天內就攻克三座城池,正朝武昌殺來。

張獻忠本想離開武昌,另找他處安身,那知就在這時,山東總督李龍率軍與李自成展開激戰。也使張獻忠鬆了一口氣, 決定看看情況再說。

而得知李自成被明軍打得大敗,俘虜李自成,屠殺了李自成的降兵以後,張獻忠的心裏也十分暢快:李自成,你也有今天嗎?但萬萬也沒有想到,明軍居然沒有追就此返回山東老巢,而是調轉了矛頭,對準了自己。張獻忠的心裏也十分惱火:自己在武昌呆著,又沒招誰又沒惹誰,幹嘛老是和自己過不去呢?難道就不能讓自己過兩天安心的日子嗎?

不過抱怨歸抱怨,明軍打過來了,總要想辦法應對過去,因此張獻忠立刻招集四個將領: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商議,是和明軍打一仗,還是放棄了武昌府,接著跑路。要打,現在明軍似乎又猛了起來,連李自成都不是對手了,自己能打得過眀軍嗎?要逃,哪麼向那裏逃呢?要知道在九江還蹲著一個左良玉,李自成可以不把左良玉放在眼裏,但張獻忠可不敢輕視他。

四人聚齊之後,張獻忠立刻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孫可望首先道:“大王放心,我以經派人打聽清楚了,原來明軍的左良玉這三部人馬現在都在按兵不動,而奪取三縣的明軍是甴一個新人率領,此人叫做李龍,官職是總督,非常年輕,還不到三十歲,但他手底下隻有幾萬多人馬。”

張獻忠聽了孫可望的話之後,也不禁大為安心。

劉文秀道:“就算這個李龍再能戰又怎麼樣,咱們有十幾萬人馬,還怕他嗎?就算他是戚繼光複生又能如何?老四,你要是膽小,那就別去了,請大王給我一支將領,讓我立刻帶兵出擊,複奪三縣,打他一個落花流水。”

孫可望也有些不悅道:“二哥,你這是什麼話,那一次打仗我落在你後麵了,我隻不過是說我們不可輕敵,常言道‘驕兵必敗’。而且李龍的人馬眾多大敗李自成就是他大軍合圍的,聽說總共投入了100萬之多,不可輕敵啊“因此我以為我們不如穩守武昌府,等李龍帶軍攻來,明軍必然渡江, 或半渡而擊, 或背城一戰,必可取勝。而又可不遠離武昌府,進可攻,退可守,進退自如。”

劉文秀道:“你說得到是容易,隻是明軍會如你所想嗎?萬一到時候左良玉都率軍來取武昌府,合兵困城,那麼我們豈不是要坐守孤城,束手待斃嗎?”

劉文秀反駁道:“左良玉等人如果要出兵,那麼早就到了,也不必等到現在,他們都是貪圖小利之人,在我們的大軍未離開武昌府之前,是絕不會率軍來攻的。”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說得越來越激烈,孫可望忙道:“好了,好了,老二、老四,你們都少說兩句吧,是戰是守,一切都聽大王的安排。”

他把張獻忠搬了出來,孫可望和劉文秀當然也不敢再爭執下去了,於是都看向張獻忠,聽他決定。

盡管張獻忠知道李自成被明軍打得大敗,但他手下畢竟沒有專業的探子,而且對這場戰事的過程也不太關心,團此並不知道李自成是怎樣敗的,隻能想當然的認為,一定是明軍聚集了更多的人馬。而現在來進攻自己的隻有幾萬多人馬,也完全不放在心上,如果這就被明軍嚇走了,也未免太膽怯了吧。

而且說心裏話,張獻忠現在也舍不得離開武昌府,因為張獻忠雖然把大明朝攪了一個天翻地覆,但這十多牟以來,他一直都是過得東奔西走的日子,幾乎是朝不保夕。現在張獻忠好不容易占了一個落足點,而且還能稱孤道寡,過過幹癮,他的西王府其實就是用過去的楚王府改建的,不過王府修建得到是富麗堂皇,豪奢氣派,還有太監宮娥侍候看,在裏麵住著,不知道有多舒服,張獻忠都有些樂不思蜀了。而一但離開了,可能這輩子也過不上這麼舒心的日又了,因此張獻忠也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和這支明軍打一仗再說。

於是張獻忠道:“這一仗我們一定是要打的,但可望的話說得也有道理,我們可一定不能輕敵。而左良玉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會輕易就來進攻我們。不過如果就這麼坐守武昌府的話,我們也未免太過被動了。而李龍攻取了三縣之後,下一步一定是進攻武昌府,因此我認為我們不如就在武昌府迎戰李龍的人馬。

四人聽了,也都沒有異議。其實劉文秀也不是不同意與李龍開戰,而是主張不遠離武昌,張獻忠的這個辦法也算是一個折中之舉,在武昌府與明軍交戰, 也能使用半渡而擊的戰術, 因此劉文秀邊覺得這樣做也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張獻忠見他們四人都同意自己的主張,也十分滿意,道:“好,那麼就這麼決定了,可望、文秀,你們兩人先帶三萬人馬,今天就出發前往武昌府駐紮,以防明軍來取武昌府,我會率領大隊人馬,隨後趕到,合兵一處,迎戰明軍。”

四人忙齊聲道:“臣等尊令。”

第二天,就有探子來報,說是山東官軍的先鋒人馬,以經從漢水上遊的劉家村附近渡過了漢水。

兩人聽了也不禁暗道一聲僥幸,好在自己是提前了一步,要不然武昌府隻怕就被山東官軍捷足先登了。不過現在山東官軍的先鋒人馬以經開始渡江了,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立刻出戰,因為大軍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渡完的, 現在出來, 還來得及, 同時看一看山東官軍到底有多厲害。

過江之後,胡同、和胡意立刻派下偵察兵,在附近打探西軍的動靜,並且帶領著士兵們布置陣地。現在的山東兵對挖戰壕建陣地以經是架新路熟,加上江灘一帶土質鬆軟,因此也進行得非常迅速,不到半個時辰,就將戰壕挖好,隻是山東兵畢竟人數太少,而且為了保護灘頭的地方,戰壕也隻能挖掘戌向外凸出的半弧形,而不是常用的棱形。同時胡同也對現在的兵力進行了分派,派一千四百多名士兵駐守在戰壕裏,按三段連射的方式布置好陣式,並留下三百人作為預備兵力,隨時作為補充。

西軍的人馬還沒有接近陣地的時侯,就以經被山東兵的偵察兵發現,加上又有望遠鏡觀察,因此胡同很快也看到了西軍的人馬。

雖然山東兵以經做好了準備,但西軍出動了兩萬人馬,也讓胡同、胡意兄弟吃驚不小,因為山東兵的戰鬥兵力隻有一千七百多人,而且沒有火炮,隻有二十架迅雷銃。

胡意吸了一口冷氣, 道:“賊兵可來了不少人啊!差不多有一萬多人吧。”

胡同道:“有什麼好怕,二團在打李自成的時候,扛住了對手五萬多人的進攻二天,咱們怎麼也不能被二團比下去。在這段時間裏,無論如何也要守住陣地。”

胡意道:“那到是,不過要是有火炮就好了,現在賊軍最多也就二百步,如果是佛郎機炮,就可以發射霰彈了,一定是一掃一大片。”

胡同嗬嗬笑道:“放心吧,火炮就在後麵的船上,湯和寬馬上就會帶著火炮過來了,隻要我們先守住陣地,等火炮一到,就一定有這夥賊兵好看的。”

而在防線內的鋪兵們還是在忙碌著各自的事情,有些輔兵不時的抬頭張望,一付心不在焉的樣子,但一些有過作戰經驗的輔兵依然各幹各的活,仿佛什麼事也沒有一樣。,還不時訓訴著那些新兵。

“看什麼看,有什麼好看的,趕快幹活吧。”

“賊兵好多呀,咱們的人擋得住嗎?”

“這算啥多的,比這更多咱也見過啊,沒什麼大不了的,在隨州的時候,那個人才叫多呢?四麵八方,團團包圍,裏三層外三層的,連個蒼蠅都飛不進來,結果打了兩天,賊兵愣是一個也沒有打進來,就眼前這點人馬,還不夠塞牙縫的。”

“是嗎?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然是真的?這還能有假嗎?咱們是什麼隊伍?咱們那可是叫山東兵啊!你啥時候聽說過山東兵打過敗仗的?”

……

等山東兵布置好了兵力之後,西軍的進攻也開始了。西軍首先派出了五千人馬,從正麵發動進攻。雖然這時張獻忠有十幾萬人馬,但是在短時間內急聚擴大,因此裝配根本都跟不上,有一大半士兵都沒有盔甲,兵器也參差不齊,鋤頭鐮刀鐵鍬之類也少少,而騎軍更是不多,全軍騎軍一共也不足萬人,不到關建時刻,張獻忠也舍不得拿出來。

這次孫可望和劉文秀帶出來的五萬人馬中,一共才隻有兩千騎兵。而且張獻忠還再三囑咐,一定要小心使用。因此首先出動的五千人馬全是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