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武定城堡大敗清兵(3 / 3)

梵晴在城上也看得百分淸楚,事實足以證明,明軍要想和清軍相抗衡,使用火器依然還是最好的方式。不過這也是火炮的最後一次發射,因為這時清軍以經幾乎完全進入了城河邊,達到了火炮的死角,隻要清軍不再出動新的人馬,火炮就以經無法再使用了。而且清軍也將要過河,展開攻城戰,因此梵晴也下令,命人把火炮全都拖到後麵,把城垛口的位置都留出來,讓其他士兵上來防守。

然而就在這時,從城下猛然射上來一排弩箭,山東兵一時措手不及,一下子有百幾人被箭射中,也慘叫著倒地。這是開戰以來一直到現在,山東兵受到的第一次傷亡。

盡管清軍也遭受到了重大的打擊,死亡的人數以經接近三千,其中還包括有百幾個披甲兵,但陣式絲毫也不亂,而且在突破了第三條壕溝之後,也進入了清兵弓箭的射程,因此清軍也不再一味被動挨打,立刻對城頭上展開了反擊。

清兵的弓箭射程和鳥銃差不多,在六十步到七十步之內,但隻有在進入五十步時,才對敵軍能形成有效的殺傷力,而要穿透鐵甲,一般要在三十步以內,因此清兵的弓弩手們都是進入五十步以內才開始射箭,不過他們弓箭的箭鏃長至六七寸,其形如鑿,射入極深還難以取出,還用尿水馬糞浸過,隻要被他們射中,那怕不是要害部位,也會造成致命的傷害,治愈的比率較少。

梵晴急忙下令,把中箭的士兵都帶下去交給軍醫治療,並且命令山東兵的士兵,繼續加強對清軍的打擊力度。

於是就在城上城下,雙方展開了一場對射,弓箭,鐵丸不斷在雙軍之間來回飛舞,而山東兵也不再向先前那樣,可以肆元忌憚的城牆上向城下開火射箭,都紛紛在垛牆後麵,垛口底下隱藏好身形,隻是在開槍射箭的那一刹,才從垛口露出頭來,發射完畢上後,立刻就又躲好身體。

而在城下的清軍,雖然沒有城垛牆作掩護,但大部份弓弩手都是身經千戰的老手,準頭相當高,隻要一發現就會山東兵從城垛口處露出,就會立刻有好幾支弓箭的射擊。盡管在四五十步的距離內,弓箭對鐵甲的穿透力一般,隻要是有山東兵從城垛口處露出的,一般都是沒有任何遮擋頭部,少數人也隻戴著皮盔,對弓箭的遮擋力並不大。因此也不斷的有山東兵的弓弩手和火槍手被射中。

這樣一來,有不少火槍兵幹脆就把火槍架在城垛牆的瞭望孔裏,向城下開火。但城垛牆的厚度一般都接近兩尺,而瞭望孔僅僅隻有四五寸見方,火槍架在瞭望孔裏,能夠調整的角度也限,而且這一來準頭和發射的頻率都慢了不少,對清軍的打擊力度也下降了不少。

有幾個火槍手嫌這樣躲著發射實在太麻煩,因此大膽從城垛口露出頭來,向城下開火,結果腦袋上立刻連中了好箭,慘叫看倒下。

守城戰的原則, 都是要盡力避免讓敵軍靠近城牆。如果敵軍以經靠近了城牆,並且架起了雲梯開始爬牆,對守方來說,就是進入一個危險的時刻,其由是對雙方的心態都會有不小的變化。而且清軍使用的雲梯都帶著倒釣,一但搭在城垛口上,很難推開。而現在的武定城堡,就以經到了這個時候。

但是武定成的城堡是經過特殊設計過的,城牆異常高大,當清兵越過護城河後,將雲梯搭上城牆後才發現雲梯的程度根本夠不到城牆頂部,密集的彈丸和弓箭卻不停的再收割者清兵的生命。

阿巴泰見狀後,就命令清兵撤退回來,換上高大的攻城塔上。數百清兵再次冒著炮火前進。清兵的弓箭手靠著盾車的後麵和守軍對射,而攻城塔在幾百人在推動下一步步的前進。

清兵一共出動了三十架攻城塔,高大四十米,外麵包裹著木板,而攻城塔的前麵包裹著一層厚厚的鐵板,用來檔炮彈。

趙團長見清兵攻城塔靠近,就立刻命令炮兵再次開炮,紅衣大炮加上長管炮一起向攻城塔發射,數百顆實心彈射擊瞬間向攻城塔殺來,但是因為攻城塔的麵積過小,加上前麵又有鋼板防護。炮擊的效果並不好。隻有威力強大的紅衣大炮可以一擊打壞攻城塔,長管炮在這個距離根本無法破壞掉攻城塔。紅衣大炮的 巨大炮彈打中攻城塔後,立刻將攻城塔擊倒,打的粉碎。推攻城塔的清兵則充當步兵開始往前衝。

第二輪炮擊的時候,攻城塔一擊到了第二道壕溝附近,萬炮齊發。又一次打壞好幾個攻城塔,帶到攻城塔進入護城河邊的時候,炮火已經進入了死角,大炮停止了射擊。而火銃的彈丸根本不能射穿攻城塔的鋼鐵擋板。雖然炮火打壞了幾個攻城塔,但是還有十二個攻城塔過了清兵用屍體搭建的橋梁,通過了護城河,向城牆上靠近而來。不一會就短兵相接在了一起。

梵晴拔劍在手:“士兵們,韃子如果攻克武定城堡,武定背後千裏的土地將無險可守,百姓將生靈塗炭,名不聊生,士兵們拚了”

“拚了,大家和韃子拚了”無數的士兵頓時戰意高昂,高呼勝利

“必勝,必勝”

弓弩手都以經退到二線,刀盾手占據了城垛口的位置,將石塊,粗木從城垛口扔下去,擊打著向上攀爬的清浜,刀盾手就站到了長槍手的身側,隨時準備支援。而火槍手也上好了刺刀,站在稍後的位置,隻等清軍殺上城頭。

由於長槍手是山東兵中護甲最好的士兵,不僅在鐵甲之外,還罩上了一件魚鱗甲,而且帶著鐵盔,將頭部遮住了大部份,因此清軍的弓箭對長槍手的危脅並不大,除非是準確的射到眉以下,嘴以上的部位,否則基本難以穿透魚鱗甲。

長槍兵則列陣在攻城塔後麵,隨時準備刺殺從攻城塔上爬上來的清兵。

而這時城下的淸兵也不敢輕易射箭,以免誤傷自己人。清兵的弓箭停止了射擊,紛紛向守軍的火槍射程以外退卻。把主要陣地讓給了攻城塔。

負責攻城塔的都是阿巴泰親自任命的白甲兵,防禦高強。在推攻城塔進攻過程中損失還不到五十個人。弓弩對白甲兵傷害不大,基本都被白甲兵的三層甲擋住。

這時阿巴泰在城下見清軍雖然接近了城垛口,但卻遲遲無法突破上城牆,反到一個一個被守軍打了下來,也不由焦急起來。阿巴泰、索愣就在陣前和另兩個蒙古額真緊怠商議,要兩個蒙古額真隨自己,親自去參與攻城。

兩個蒙古額真不禁麵有難色,一個額真道:“這支明軍百分凶猛,我們恐怕難以攻上城去吧!而且我們的傷亡也不小,不如暫時撤退。”

原來雖然曆次淸軍劫掠大明,都有蒙古軍參與,但蒙古軍基本都是出工不出力,見硬仗就讓,見便宜就上。搶劫的時候比誰都快,但打起仗來卻都推五阻六,作風甚致還不如漢軍。而清朝為了籠絡住蒙古,一直對蒙古多方拉隴。對蒙古軍的這種行為也一直持容忍的態度,隻要不影響大局,也就算了,結杲反而更助長了蒙古軍的這種作風。

因此這次攻城,兩個蒙古八旗雖然也出戰,但一直都躲在清軍的背後,就是這樣,也傷了不少人,眼看著守軍的抵抗如此頑強,兩個蒙古八旗那裏還敢親自攻城,因此反到建議還是趕緊撤退,保存實力。

索愣見兩人又開始推托,也勃然大怒,但對蒙古軍可不能向漢軍一樣,可以強行下令,因此道:“明軍內地城市,難到也能攔住我大淸的勇士嗎,看我親自去攻城,為你們打開缺口,讓你們看一看我大清的勇士能不能攻上城去。阿巴泰,你在城下掩護俄。” 說著從身邊一個包衣手裏搶過了一麵大盾,背插一對雙刃短斧,然後帶著自己手下的幾個包衣跟役,蹬上了攻城塔,向城上爬去。阿巴泰也不敢怠慢,趕忙摘下自己的弓箭,準備支授。

已經爬上攻城塔的士兵,不一會從攻城塔中殺出,正好撞在7米長的長槍陣上麵,前進不得。梵晴命令每個攻城塔前麵布置下30名火槍手,30名弓弩手站在長槍兵的後麵射殺爬攻城塔的清兵。

戰鬥頓時進入了白熱化狀態,攻城塔裏麵的清兵無法從攻城塔中爬上來,而長槍兵,弓弩手,火槍手也不能立刻將攻城的清兵消滅。

索愣被卡在攻城塔裏麵的梯子上上下兩難,隻見從攻城塔上不停的掉下的屍體。

就在這時,猛然隻聽“呯”的一聲,擦和太的身體猛地一抖,雙眼圓睜,看著前麵城樓上,左手平舉著還冒出一絲淡煙的滑膛槍的梵晴,身體向後一仰,栽到在城牆上。

雙方的士兵都不由自覺了怔了一怔,隻聽梵晴大吼道:“弟兄們,殺韃子,保家園。和他們拚了。” 說著馬上又扣動扳機,連續發射,在眨眼之間,就將彈夾裏剩餘的百一發子彈全部都打了出去。而立刻就有百一名清軍也全應聲倒地。

直到這時,雙方的士兵才都清醒了過來,而察將軍的突然死亡,使清兵剛剛升起來的士氣,立刻又遭到了沉重的打擊。

這個時候突然從城樓上飛奔而來十幾個守軍士兵,每個人手中都端著一個盆子。梵晴見支援的士兵到了,大聲喝道:“給我往攻城塔上潑”盆裏麵都是火油。

頓時一個攻城塔都攤上了一兩盆的火油,火槍手在背後一射,頓時引起攻城塔熊熊大火。攻城塔裏的清兵燒的渾身是火,高大的攻城塔也被燒的渾身著火。

在此消彼漲之下,山東兵不禁牢牢守住了剩餘的城垛口,而且還將城下的清兵殺得連連後退,一直退到了護城河邊,苦苦的支持著。

這時在遠外觀戰的阿巴泰也不由百分心焦,因為離得實在太遠,因此他對城牆上的戰鬥情況看得並不太清楚,隻能看見突然攻城塔就著火了,士兵們就紛紛從攻城塔上退下來,一個個清兵如同希臘神話中的火巨人一樣,跑步了幾步就爬下了。

其實在一開始,清軍突破了護城河,終於殺上了城牆之後,阿巴泰心裏也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認為大局以定了,清軍拿下武定城堡隻是時間的問題。

因為一方麵他對清軍的白刃作戰能力有充份的信心,這支明軍雖然火器犀利,守衛嚴密,但論真刀真槍的幹起來,一定不是清軍的對手,何況兩個八旗,數萬名披甲兵,可不是完佑。而在另一方麵,根據他以往同明軍交戰攻城的經驗來看,在清軍靠近城牆的過程中,明軍也許會表現得很努力,也能給清軍造成一定的殺傷力,但到了清軍以經蹬上城牆的時候,明軍的鬥誌基本就以經消精待盡了,離崩潰也不遠了。

因此他馬上命令兩個八旗開始準備增援上去,隻等武定城堡的城門被攻開之後,就立刻殺入城中,消滅明軍的殘餘抵抗力量,重要是是趕緊搶奪人口和財物,別讓蒙古軍搶先了,蒙古人在這方麵,還是有兩下子的。至於漢軍,阿巴泰到沒放在心上,他們可不敢和滿兵搶。

但過了一會兒,阿巴泰卻發現,局勢並沒有像自己所預想的那樣發展,攻城塔還沒靠近城牆。

梵晴這時才抽身從戰場上退出,仔細觀察整個戰局。因為八旗額真的衣甲與其他士兵明顯的區別,很快梵晴就發現在城下指揮的阿巴泰,還在不斷向城牆上派兵增援。因此梵晴找了一個離他近的城垛口,拿出了弩弓,一箭射殺了阿巴泰。

阿巴泰被射死,也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跟稻草。阿巴泰一死,剩下的清兵還敢在城下停留,於是立刻率領著清兵撤退。而阿巴泰一死,城下的輔兵、雜役、包衣失去了指揮者,見蒙古軍一撤,自然也都跟著一起撤了下來。

等攻城的人馬回到清軍的大陣中時,竟然隻剩下五六萬人了。兩個蒙古八旗還剩下二萬多人,而滿清八旗,所剩的竟然還不到四萬人,不僅所有的白甲兵、馬兵、戰兵、守兵全都葬送了,就連兩個八旗額真也都戰死在城上城下,連屍首也隻搶回來一俱,這滿清八旗可以說是完全廢了,而且自己的這個甲喇也元氣大傷,沒有百幾年的時間,恐怕都是恢複不過來了。

而漢軍八旗更慘,一開戰就被打殘了。回到營地的還不到一千人。

這一次清軍共計戰死了四萬六千多人佘人,達到全軍的四成多,另外還有一萬餘人受傷,估計重傷不治的,至少會超過五千多人,可以說這次攻打武定城堡,絕對是一場慘敗。

看著淸軍漸漸退遠,最終消失在群山之中,在武定城堡上的將士們也意識到,凶惡的清軍,令人談虎色變的清軍,打得明軍屢戰屢敗的淸軍,在武定堡卻如此不堪一擊。於是眾人都盡情的發出了歡呼聲。

有人踢著地上清軍的屍體,道:“他媽的格把子,老子還以為韃子都是三頭六臂,個個都足刀槍不入呢?原來也是兩肩膀扛個腦袋,紮一槍就足一個窟窿眼,小子,有種就起來呀!和老子在打一仗,老子還能把你打趴下。”

也有人站在城垛口上,指著清軍撤退的方向,大笑道:“膽小鬼韃子,有本事再來進攻啊,怎麼這麼快就撤退了,老子還沒有殺過癮呢。”

還有人互相吹比,“剛才我一個人殺了三個韃子。”“你才殺了三個,我都幹掉了四個。”“嘿嘿,你們可都不如我呀,我可是殺了五個韃子。”“吹,你就吹吧你。”“真的,我真的幹掉了五個。” 等等不一。

而梵晴這時也終於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樣,這一戰是贏下來了。等李龍回來後也算有個交代。

在剛才兩軍激戰的時候,城裏的居民們聽到城南炮聲陣陣,殺聲震天不斷的轉到城裏來。其實人人心裏都百分緊張。因為這次來的可不是流寇匪賊,而是令人談之色變的清軍,旅長梵晴還能抵擋得住嗎?

一但被清軍攻破了關城,自己恐怕都會遭劫了,屠城對淸軍來說,就和吃飯一樣容易,而且就算清軍不屠城,也會把全城百姓全都掠走,到關外當奴隸,那時還生不如死。有不少人甚致都以經做好了清軍殺進城中,就自殺的準備。

因此得知了這一個令人欣喜異常也消息之後,居民們的興奮喜悅之情,自然也是溢於言表,紛紛自發來關城前,歡迎打退了清軍,保住了百姓的英雄們。

這時也不知是誰,率先喊了起來:“殺韃子,保家園。” 馬上所有的士兵也跟著一起喊了起來,而且隨後,居民們也都喊了起來,聲音震徹雲霄,久久不衰。

不過在打退了淸軍,梵晴還不能完全放心,稍稍修整了一下,立刻就放出偵察隊,去打探清軍的行蹤,以防清軍會卷土重來。同時又命令軍民動手,馬上打掃戰場,並且統計損失和戰果。

這一戰山東兵共計戰死了二千八百七人,其中有火槍兵三百一人,弓弩手四百七人。另外有二千一百三人受傷,其中有一千二百六人傷勢較重,預計將會致少有一半人會因重傷不治而身亡,陣亡的實際人數,肯定會超過三千。

看到這個傷亡數字,梵晴也不禁暗暗心驚,這還隻是守城戰,如果是在城外野戰,山東兵的損失傷亡還要大得多。清軍的戰鬥力,果然是強悍。

不過傷亡雖然重大,但戰果卻更為輝煌,這一戰共計斬首四萬級,因為還有不少屍體都被清軍搶了回去,因此實際殺死的清軍數字以經無從統計了。梵晴預計,應該在五萬五千人左右,而其實上,是超過了六萬人。

擊斃清軍主將,也個功勞足夠官位升到李龍之上的了,但梵晴卻沒有馬上高興,而是緊張部署下麵的事情,放置清兵再來。

梵晴將南方的濟南府兵力抽調一千火槍手,一千弓弩手來支援武定,又從青州府抽調二千刀牌手來助戰。整個武定城堡頓時兵力過萬。就算清兵在來十萬也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