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縣位於黃河之濱,為華夏文明最最發源地之一,曆史文化悠久而燦爛,留下眾多文化古跡。中牟位於鄭汴之間,戰略地位重要,為曆代兵家必爭之地。李自成在攻河南時就了解到了、中牟縣的重要性,占據了這裏。李龍過了開封以後,追兵追到中牟縣而不入,則將大軍駐於古戰場官渡鎮。經過開封東一戰,李自成的七八萬大軍喪失殆盡,李龍的損失主要是刀牌兵大約損失了四千多人。
“軍長,勸降信已經複製了5000份,是否射進城去“楊大力匆匆跑來到
李龍坐在官渡的指揮所裏,想了想道:“時間還早,李自成的汝陽八萬援軍還沒趕到,等到了以後在說“
“軍長,為何不一口做氣攻克中牟縣擒拿李自成,如果等汝陽援軍到了,不是要給我軍造成很大的死傷?”楊大力道
“放長線,釣大魚,剛剛我接到八百裏加急軍報說,張成的第一軍團已經過了上海縣,不日就可以攻擊武昌府。我軍現在實力超過李自成,李自成有中牟縣城可守,我軍不可強攻,不然會造成很大的傷亡”李龍道
“但是李自成現在做了縮頭烏龜,不肯出來應戰我軍,哪該怎麼辦?”楊大力道
“他不出來,我軍也不攻城,就怎麼耗著吧。隻要他出來和我軍野戰,一定能全殲李自成部,如果他不出來,哪就等。。。等到北線的李建泰,西線的劉書培和南線的張成都到位以後,在約定時間齊攻李自成。”李龍笑道
太陰了。
大軍包圍中牟縣已經有三天了,這段時間李龍的大軍也不進攻,也不撤退,就守在離中牟縣十裏處的官渡,李自成不敢出戰。
李自成麾下名將高一功率領麾下八萬大軍星夜馳援而來,大軍已到離中牟縣二十裏處,高一功不是李自成,手下的士兵自然也不如李自成的兵裝備好,高一功的兵多數都是布衣,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有鐮刀,有籬笆,有鋤頭,甚至還有人手持菜刀和木棍。典型是一群烏合之眾、。
而官渡的李龍卻落的格清閑,手中正拿著一把鋸在鋸著木頭,雖然是十月初的天氣了,李龍卻幹活幹的汗流浹背,幹脆光著膀子,一隻手持鋸,一隻手拿著木頭在幹著。。傍邊還有三四十個木工,也在緊張的工作著。
大軍沒有進攻,楊大力也落的個清閑,在把陣亡的四千是士兵的屍體都裝上牛車著人運回山東後,楊大力就在官渡閑玩,看李龍無聊的幹著木工。
官渡鎮外,士兵已經用沙袋構築了高達一米六的防禦工事,將小小的官渡鎮包圍了起來,幾十個哨兵在來回的巡邏著,沙袋工事的後麵還有三三兩兩的火槍兵,弓弩兵正聊天。顯然是沒有把李自成放在眼裏、李自成的探子見到明軍的部署後,回去告訴李自成,李在成頓時大怒,欺人太甚,簡直沒有把我放在眼裏,就讓李過帶兵二萬去攻,結果大敗而回,李龍還陣亡了。
戰後,防禦工事裏的明軍依然我行我素的,該玩的玩,絲毫沒有戒備的意思。明軍士兵也是防禦鬆散。。
李龍和三四個木工將鋸好的木板一塊一塊的拚湊在一起,漸漸的形成了一個橢圓形的大球,巨大的流線型木球。而在鎮中間的空地上放置了兩個大鐵桶,分別用竹竿聯通著,而一口密封的老君爐正在大火的燃燒下冒著蒸汽。
楊大力和眾多軍士都把這一切看在眼裏,卻不知是何物,隻有傻傻的看著李龍帶著官渡鎮的三四十個木工拚命的工作著。
有過了五天,高一功的五萬大軍已經進城了,而此時北線總指揮官李建泰也帶領四個旅的兵力十萬人趕到官渡和李龍回合。頓時官渡鎮擁擠不堪,小小的官渡容納不下十五萬兵力。所以李建泰就去了官渡西麵五公裏處安營紮寨。,本來李自成見高一功的援兵到了,本想進攻明軍的,結果探得消息明軍突然增兵十萬。這下好了,李自成又當了縮頭烏龜,不肯在出來。
飛艇,李龍正在建造的就是自己突發想出來的,本來是想辦法如何往中牟縣城中仍傳單的,現在一想,如果建造了飛艇的話,還不可以放置炸彈,這樣就有空軍了。可以無休止的對敵人進行空襲。
基本框架已經打造完成了,最大特點是有一個硬的骨架,骨架是由一根腹部縱向大梁和24根長杵及16個框架構成,並使用了大量縱向和橫向拉線,以增強結構強度。艇體構架外麵蒙上防水布製成的蒙皮,艇體內有17個氣囊,。而官渡鎮中心的那個大鍋就是用來提煉氫氣的。大鐵桶中就是氫氣的儲存空間。
李龍讓木工打造一個巨大的螺旋槳,並利用力學原理和杠杆原理,齒輪的原理,製造一種用人力運轉的螺旋槳。人隻需要像騎自行車一樣在飛艇的房子中蹬,就可以給螺旋槳產生動力,從而向前推進。螺旋槳直徑9米,幾個人輪流轉動螺旋槳,使其產生拉力,牽引飛艇前進。
在飛艇的頂部,還開個一個小口,加裝了一個可以活動拉開的蓋子,一方麵在氫氣過多的情況下放掉一部分氫氣。防止飛艇爆炸。在巨大的飛艇麵安裝了四個腳,用來著陸的時候可以安全降落。
包圍中牟想已經十天了,李自成見李龍依然不離開,他也不敢出城,時間依然這樣耗著。而飛馬來報說,張成的水路大軍已經抵達廬江,三五天內就可以攻擊武昌。而劉書培的西路大軍也漸漸逼近了南陽。大戰即將開始
圍城第十一天,上午,萬裏無雲,無風天氣。李龍挑選了八九個精裝小夥子來都飛艇這裏,仔細的給他們講解了一下飛艇是怎麼操作的,今天就要進行試飛了。
當日,李龍,楊大力和很多旅級軍官,團級軍官都到場觀看,李龍親自駕駛飛艇升空。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可是幾小時後,人力螺旋槳就出了毛病,飛艇隻好迫降地麵,進行維修,準備再次升空。誰知禍不單行,偏偏在這個時候又起了一陣狂風,將飛艇的錨繩吹斷。飛艇朝一片樹叢撞擊,當場毀壞了。
由於第一艘飛艇是在李龍的親自動手下做的,參與其中的那三四十名木工慢慢的也都了解了飛艇的製造方法,那麼重新建造一艘飛艇的事情,李龍就不在參加了。而是從軍費中拿出一萬兩白銀給木工,讓他們在去購買木料和皮布。爭取在十天內在製造出一艘飛艇來。
十天後參與的木工們總結了上次失敗的經驗,重新製造了一艘飛艇。經過試飛都獲得了成功,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都超過了24小時。後來這些木工又在李龍出錢的情況下又製造了三十艘飛艇,性能都不錯,完全可以進行運輸。於是李龍決定成立一支空軍。世界上第一支空軍成立了。。這都是後話。先說這官渡鎮,第一艘飛艇試飛失敗以後,李龍將任務交給了木工。而自己又去擺弄新的玩意。。
關於對付李自成的戰鬥,李龍則不去參加,因為西線的劉書培已經攻克了南陽,南線的張成包圍了武昌,北線的李建泰和李龍把中牟縣城包圍的如同鐵桶一般。李龍將軍事指揮權交給楊大力指揮,自己去擺弄它的新式武器去了。
李龍想:“坦克發明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當時的坦克是用拖拉機改裝的,安裝了1挺7.7毫米“馬克沁”機槍和幾挺7.7毫米“劉易斯”機槍。但是現在想製作坦克視乎難了一點。不說沒有發動機,連機槍也沒有。哎,不如製造一種裝甲戰車。可以用古老的蒸汽機作為動力嘛:”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是由古希臘數學家亞曆山大港的希羅於1世紀發明的汽轉球,不過它隻不過是一個玩具而已。李龍知道這個,也曾經在網上見過這種氣轉球。
真正的蒸汽機需要密封的鍋爐,進氣管,調速機構,滑筏配氣機構,氣缸,活塞,連杆,曲軸,飛輪組成。
但是要製造蒸汽機就必須有工業作為依托,現在的官渡鎮什麼都沒有,根本無法設計,所以這個計算隻有擱淺了。等回到山東後,有這強大的工業和人力的支持,相信製造出蒸汽機不成問題。
圍城第二十五天,世界上第一台飛艇製作成功,試飛後,效果很好。李龍決定親自駕駛飛艇飛到中牟縣上麵投擲策反傳單。當天晚上三更時分,李龍帶著二十個人裝上五千張傳單,對飛艇充滿氫氣後,巨大的飛艇慢慢升到空中三十米處,然後其中十個人努力的瞪起腳踏板,大型螺旋槳開始運轉,李龍站在飛艇頂部掌握在著方向盤,飛艇朝著中牟城上空飛來。
新設計的飛艇在十個人的力量上,速度很快。不到二十分鍾就到達了中牟縣上空。下麵就是李自成的軍營和高一攻的軍營,附近就是居民區,居民區都滅了燈休息了,而李自成的軍營中依然火光通明。無數的紙張在這個安靜的深夜中飛入到了中牟縣中的大街小巷。飛艇接著就悄無聲息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