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跟我說,對書中有的人物和曆史不了解,我這裏先把書中出現的人物和事件發一下,以後出現其它人物時再添加,諸位可以對照!
一、本書起始年代是明朝崇禎七年,書中主角鍾子悅家破人亡時是當年七月份。
二、明朝征遼響:始征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主要用於遼東的軍事需要,崇禎四年(1631),又把田課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
三、尉繚:生卒年不詳,戰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又擅長麵相占卜。秦王政十年被任為國尉,因稱尉繚。鬼穀子徒弟。他所著的《尉繚子》一書,在古代就被列入軍事學名著,受到曆代兵家推崇,與《孫子》、《吳子》、《司馬法》等在宋代並稱為《武經七書》 。
四、鳳陽之戰: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十五,張獻忠率部乘霧圍攻明中都鳳陽,城破後,朱國相自殺,4000餘名守城士卒被殲。張獻忠焚毀皇陵樓殿,張旗幟自稱“古元真龍皇帝”。高迎祥率部趕至鳳陽,與張獻忠在城內會合,3日後又分兵各向。
五、張顯庸:正一道龍虎宗第五十一代天師。明天啟六年,封正一嗣教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崇禎元年,加贈太子少保。著有《三教同途論》、《金丹辯惑》、《浴梧詩集》。
六、高迎祥:明末農民起義領袖,第一任闖王,1636年被俘後淩遲。
七、樂安王朱謀:書中朱無憂之父,天啟二年襲封。崇禎四年(1631)七月薨。
八、溫體仁:(1573年—1638年)崇禎三年(1630)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對首輔周延儒陽為曲謹,陰為排擠,迫其引退,自為首輔。翻庵黨逆案,排斥異己。崇禎十年,削去官職,次年病死。
九、周延儒:(1593年-1643年)崇禎二年,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又加太子太保,改文淵閣大學士,遂位居首輔。崇禎四年,由於徇私任人,加上子弟暴虐於家鄉,被鄉人燒了老屋,掘了祖墳。溫體仁趁機暗中算計,於崇禎六年(1633)引病歸鄉。崇禎十四年(1641)二月,降詔起用周延儒,九月到京,複為首輔,加太子太師,進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崇禎十六年冬十二月,因謊報軍情,被削職賜死。
另外書中提到戚家軍軍刀的苗刀叫法,是直到民國才有的命名,由於書中劇情的需要,提前用了這個刀名。
其它事件和人物,在書中寫到後會一一上傳,若有不明之處或我有地方弄錯,可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