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三十六計 遠交近攻 假道伐虢
遠交近攻法正勝劉曄,假道伐虢呂蒙占小沛
夏日炎炎萬物驕,泗水悠悠青萍茂;
蜂蝶紛飛戲花間,群燕啄泥樂築巢。
雷電馳騁狂風號,風雲難測天之道;
磅礴暴雨落九天,風駐雨停彩虹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滄桑誰知曉;
煙波渡口送俠士,斷橋殘垣臥餓殍。
下邳城外楊柳高,小沛東麵多艾蒿;
法正謀略克劉曄,呂蒙耍賴可稱妙。
法正占據徐州,屢敗魏軍,漢主劉備派馬謖持文書經東吳到徐州宣旨,封法正為太尉,封翼侯;
趙雲改封為龍驤將軍,封關內侯;
馬超為中軍將軍,封涼州侯。
其餘眾將,皆有封賞。
法正率領眾將接旨謝恩,擺下宴席款待馬謖。
話說,壽春被吳軍攻占,消息傳至許昌,曹丕勃然大怒,推翻了案幾,欲親征東吳。眾臣苦勸,長跪不起。
侍中劉曄奏道:“許昌乃我朝根基,天下人心所望,不可輕動。東吳能攻占壽春,全賴蜀漢法正占據徐州,從戰略上保護東吳後方補給要道,我軍無法從徐州南下攻其後背。東吳雖勇,然腹心之患仍是法正。臣不才,願赴小沛抵擋法正,此去有小沛駐軍足以,臣隻身前往,不再要一兵一卒。臣定當肝腦塗地,報效皇恩。”
曹丕大喜,令賜禦酒一壇、寶馬一匹、繡袍一領,劉曄拜領。
曹丕問劉曄打算何時啟程,劉曄笑道:“法正非等閑之輩,呂蒙亦人中俊傑。我當閉門修習兵法七日,研磨吳蜀近年戰例七日,實兵操演七日,靜思總結九日,一共三十日,然後出發。”
曹丕道:“劉侍中思慮周密,準備細致,定當克敵製勝,揚我天朝雄風。封劉曄為征東將軍,攪平賊寇,朕備足牛酒,待將軍早日凱旋。”
眾臣散去,曹丕留下劉曄入內廷敘事,曹丕問劉曄要哪營兵馬進行操演。劉曄笑道:“操演兵馬,就交給陛下了。臣今夜就出發火速趕赴小沛。”
曹丕疑惑不解道:“愛卿不是說三十日之後出發嗎?”
劉曄笑道:“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軍機要務,豈可外泄。臣當眾人之麵說三十日之後,實則今夜就立即出發。再者,若待三十日之後,恐怕小沛已經難保了。”
曹丕笑道:“愛卿真乃忠臣謀國也!”
劉曄走後,王朗覲見,王朗對曹丕道:“劉曄乃漢朝阜陵王後人,劉氏宗族。陛下如今令其去前線領兵,若其懷有二心,該當如何啊。陛下當慎重”
曹丕謝過王朗,笑道:“漢朝末年,朝綱渙散,百姓民不聊生,天下群雄競逐。我大魏平定亂世,勘定海內。劉曄是明白人,漢朝氣數已盡,劉備織席販履之徒,乘一時勇猛,豈能成事。況且,劉曄家眷已都在許昌,敢有二心,誅滅九族。”
曹丕還不忘吹噓道:“千秋萬載,一統江山,哈哈哈。”
王朗嘿然告退。
話說法正將整個徐州政務交給薑維打理,要求隻有一個:耕種屯糧。軍務交給趙雲打理,就一條:挑選青壯,練精兵。
沒有對手,真他麼沒意思。
法正自己去曆城與濟南的賈詡較勁。賈詡離開曹丕,免得以後曹魏的計策都算到他頭上,然後從到徐州,一直到張遼死,到駐守濟南,始終不親自動手,當然親自動手指的是他親自設謀,賈詡陰狠的計策應該很多,但在徐州這一陣,不怎麼用。法正想,賈詡是不是顧忌到蜀漢的勢力日益強盛的緣故,明哲保身。要是能管摸摸賈詡的態度,肯定收獲不小。
法正知曉賈詡的厲害,也知曉其陰狠,更知曉賈詡的顧忌,因此跟賈詡交手,法正心裏大概有個底。
法正派了蕩寇將軍張嶷領兵三千,去濟南城外挑戰,卻暗自派將軍傅彤領兵一千在林中埋伏,若魏軍進攻,則張嶷佯敗,待魏軍遭遇埋伏,然後回軍猛攻。
法正料想賈詡可能識破此計,又交待張嶷、傅彤如此如此。
張嶷領兵三千,旗幟招展,到濟南城外罵戰。
賈詡年邁,隨行動不甚方便,但還是親自到城上觀察。張虎請兵出戰,為父報仇。
賈詡笑道:“張嶷非決陣猛將,其意不在挑戰;所領兵馬,約莫三千,其意也不在攻城。”
諸將疑惑,問此來何意?
賈詡笑道:“不挑戰,也不攻城。法正派其前來,意在誘敵而已。”
諸將疑惑,問如何是好?
賈詡笑道:“此事簡單,唯恐返回途中有奸細入城而已。”
張虎細問該如何破敵?
賈詡屏退眾人,笑道:“法正令張嶷在城外罵戰,卻暗自遣一路人馬埋伏在張嶷佯敗的道旁,好誘我軍出城。要破此計,隻需派一身手矯健的斥候先行,從西門出去,扮作信使去搬救兵。卻迅速去張嶷後麵的那片山林中打探到蜀漢人馬所在地。張將軍得到回報,火速領一路精兵扮作流民逃到城外,去襲擊蜀漢林中埋伏的人馬,蜀漢埋伏的人馬必定不多,且無防備,取勝不難。將軍得勝以後,立即領兵殺回,我再城內發兵攻打張嶷。前後夾擊,破張嶷,易如反掌。”
張虎問道:“賈太尉所言,唯恐返回途中有奸細入城,該當如何。”
賈詡道:“破了張嶷,將軍與所領扮作流民的精兵,一律不準入城。全部去西麵的東阿,在東阿清點完畢,由將軍帶領返回濟南。”
張虎道:“連戰兩場,再去東阿,得走兩日,恐有一半的傷病士卒難以抵達。”
賈詡道:“若讓其進濟南城,恐混入奸細,法正再火速領兵趕來,濟南恐怕難保。唯有如此,可保無虞。”
張虎不再言語。
法正的這招誘敵之計,一般的選手,很容易中招。厲害的選手能看出其計謀,但是破不了此計。
賈詡的頂級厲害的選手之一,能看破此計,還能出手破了此計。
早年,天下人就稱賈詡有良平之才,絕非虛言。
曹操領著一幫良將謀臣,數次攻打宛城。
兵強馬壯----青州兵、近衛兵、虎豹騎;
猛將如雲---典韋、許褚、夏侯兄弟、曹仁、徐晃;
謀士彙聚----郭嘉、荀攸、程昱、劉曄。
陣容非常強大,可是每次都敗在賈詡的手裏,曹操幾次險些喪命。賈詡有良平謀略,曹操敗了,看樣子也不冤。
曹操與袁紹決戰的時候,賈詡已看破天命所歸,勸張繡投降曹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