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聲炮響,四麵弓弩齊發,樂琳所領兵馬損失過半,樂琳忙領兵撤退。
剛到細陽城下,喊城上開門。城上早已換了旗幟,原來徐盛打草驚蛇,賺出樂琳設伏,卻讓其餘二千人扮作魏軍說是樂琳戰敗被殺,騙開細陽城門,奪了細陽城。樂琳胸中氣堵,栽倒馬下,被親兵救起逃竄。
徐盛好一招打草驚蛇的計策,將樂琳賺了出來打個落花流水,又得了細陽糧草萬擔,足以支持三萬大軍二、三個月之用。
徐盛自己守細陽,命三千士卒扮作魏軍運送糧草供給大軍。糧草所剩一半時,徐盛命所有人帶七日的幹糧,其餘的全部燒掉。之前運送糧草的三千士卒的一半人多豎旗幟與周泰大軍會和,自己卻領四千五百士卒棄了細陽城,秘密去靈璧的南麵要道埋伏。
話說王基得知呂蒙大軍直逼彭城,又得知細陽糧草被劫,立即發現自己之前的計劃都泡湯了,為今之計是立即跟上呂蒙的大軍,在外圍支援彭城,讓彭城的士卒都信心守備,後續待呂蒙大軍糧盡懈怠時再裏應外合,擊潰吳軍。
定了主意以後,王基便領五千精銳火速往彭城而來。一行人馬抵達虞姬墓附近時,王基突然發覺此處林木茂密陰森恐怖,一揮手讓屬下慢行。
可說時遲,那時快,埋伏在林中的徐盛高喝:“殺了王基,封爵賞地!”四周又有徐盛派的數十人高聲呼喝。
一時間弓弩紛飛,王基的精銳以為周圍有數萬吳軍,皆大驚失色,應聲倒下無數,王基閃避不及,一支箭射中後背。
王基忍疼鼓舞士氣,奮力廝殺,可終究抵擋不住吳軍事先準備的圍攻,即使殺敵五百,也自損一千。吳軍弓弩壓製,前麵用長槍兵擋住去路,背後刀斧手猛攻,魏軍五千精銳被射殺上千人,腹背受敵兵無鬥誌。
王基見士卒死傷過半,失了銳氣,忙領殘兵尋路逃遁,剛要走時迎麵撞見甘寧,甘寧一槍刺來,賈逵見必死無疑,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親兵擋在了賈逵身前,槍刺進了這名親兵的胳膊,親兵痛苦的喊:“將軍快走!”
王基含淚從人縫中逃遁,片刻後私下一看,已無一人。甘寧單騎從後麵遠遠的追來,王基行到一處岔路,岔路一麵遠處有座寺廟,一麵遠處有些林木。王基知曉甘寧人烈馬快,無論哪條路,都很難跑掉。
王基忙將帽子掛在岔路中央。逃進寺廟,將馬放了,拍了一下馬屁股讓馬兒往廟後麵跑了,自己就鑽進寺廟
夕陽西下,雲霞漸淡,甘寧單騎追到岔路時,見王基的軍帽置於路中央,甘寧抬頭看了看。但見岔路一條是通向西麵的遠方,路畔有些林木,一麵是一座破舊的古刹。甘寧,猶豫不決。
甘寧想到有草木的有利於隱藏,就朝著有草木的那條路追去。可追了片刻沒見人影,這草木仔細觀察也沒人,便又回來,往寺廟的這一麵找。
追進寺廟後,發現有個老和尚麵容枯槁,發須花白,帶一頂灰色僧帽,穿一領灰色僧袍,坐在佛堂內敲著木魚,打坐念經,口中念念有詞。
甘寧問和尚有沒發現魏軍一名將軍經過,和尚隻是不答。
再問時,和尚說:
“善惡因緣皆似幻,
苦難當頭忍為先,
眾生何苦愁白頭,
我佛慈悲度靈禪。
貧僧見施主殺氣太重,恐日後罪孽不淺,何不早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甘寧哪裏有時間聽他打佛語,罵了一句:“你個老和尚,我問你有沒有見到一個魏國的軍將,你說這些做什麼?”
和尚歎了一口氣道:“貧僧一心向佛,心無旁騖,即使有人經過,又何曾記掛在心。”
甘寧一聽,怒火中燒,就想打這和尚一頓,可一想還有要事,就不跟他糾結,向寺廟後麵追去。
這和尚見甘寧走遠,就忙溜出破廟,眼見東麵塵土飛揚,知是吳軍趕到,慌忙趁著夜色降臨從小路往北逃遁,一腳不慎跌倒在地,牙齒磕掉一個,滿口是血,疼得和尚眼冒金星。
果然是慌不擇路!
原來這和尚是王基假扮的。
當時王基跑進廟裏發現這是一座破舊廢棄的寺廟,裏麵僧堂佛像都在,本想躲在哪個角落,卻怎地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角落,倒發現還有和尚衣物器具,就將和尚衣物都穿戴了,用草木灰將發須都塗了成蒼白,彎腰縮手,扮作一個老僧。
王基一招借屍還魂的計策,將廟宇和僧衣僧帽都用上,竟然保住了一條性命。
傍晚時分,天色昏暗,甘寧沒有走進細細打量,竟然被王基蒙混過關。其實王基根本就不懂念經,嘴裏純粹是胡扯,說的全是鬼話。
話說法正得知王基敗走,吳軍無恙,興奮不已,三步並作兩步走,出去找個酒館喝點小酒,樂嗬樂嗬,順便考察一下下邳的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