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三十六計 借刀殺人 以逸待勞(1 / 3)

164 取合肥法正借刀殺人 守泰安李恢以逸待勞

盛夏已逝天氣涼,落木蕭蕭隨風蕩;

翼侯奇策贈仲謀,淮陰從此屬吳王。

勸耕勸農勤持家,溫飽清簡植桑麻;

寒蟬淒切露水重,國士臨風賞菊花。

法正在泰安城整編魏軍以後,清點下來,竟然有八千多人的降兵,實力大增。越戰越強,兵越戰越多,果然複合孫子用兵的道理。

法正還是依照以前的方法,先把降兵整頓在一起,大肆宣傳正統劉漢,然後再將曹魏罵的狗血噴頭,將曹魏形容為亂臣賊子,其後指引大家路在何方,最後勸慰降兵能包羞忍辱,沙場立功。再在整個城中宣揚漢室複興,勸勉辛勤勞作。這樣的套路,法正是再熟悉不過了。

人心向背,輿論的作用十分重要。動亂年代說客橫行,巧舌如簧,能顛倒乾坤。法正也正好用這樣的手段宣傳漢室正統的無上至尊,讓眾人歸心。

輿論的引導及運用:

反擊不利的輿論-----

第一, 及時知曉當前輿論最終的目的,否則,逐步演化事態便無法控製;

第二, 在輿論形成時,使手段夾入吸引眼球的,但與當前輿論完全不相及的東西,打斷當前輿論的順利進行;

第三, 做好準備,釋放下一步消息,設計好的消息,把當前的輿論引導到已設好的局中,改變當前輿論行進的方向;

第四, 爆料其他的事情,將輿論快速引開;

第五, 收買主要的輿論釋放平台,引開輿論的方向;

第六, 搞到輿論平台的短板,強行要挾,引開輿論方向;

第七, 將輿論最終的目的掉包,偷梁換柱,最後一步實現逆轉,不得已的做法;

第八, 能力如果強悍,大眾又不會太反感,可以強行禁止不利的輿論傳播,殺一儆百。

輿論攻擊----

第一, 先做好充分準備,尤其是材料,語不驚人死不休,事不驚人目不瞑;

第二, 選擇傳播最快的路徑,一傳十,十傳百,迅速眾人知曉,可以選擇人多的場合振臂高呼,大肆宣揚;

第三, 切中大眾利益攸關的事情,迅速激起群情激奮,抄家夥就幹;

第四, 在大眾中分散安插幾個自己的人,遇事時就慫恿鼓動大眾,再安插幾個急先鋒,稍慫恿就衝,就帶頭幹,其他人就招呼大夥兒效仿;

第五, 為下一步準備好鋪墊,逐步促進,將大眾引導到目的;

第六, 如果能力強悍,可以建立組織,形成綱領及豐富的內容,持續學習洗腦,形成唯一輿論;

第七, 在每個節點要防範對手,輿論傳播路徑要保護好,不可無備。

話休繁瑣,話說法正讓降兵分散入各營各班,讓各層級指導員要關心這些降兵的思想狀況,讓他們不要太擔心家人,如果曹魏敢害家人,那也要留著身軀報仇。於是讓這些降兵盡快融入團隊,每天操演訓練,加深戰友之間的感情。於是泰安的兵馬達到了二萬五千人。

法正讓馬超、魏延各領兵五千救援曆城,呂虔聞報,領兵回濟南,一麵奏報魏主,聽候指令。法正回曆城,讓李恢領著傅彤駐守泰安。

這兩三個月下來,法正一麵打仗,一麵招兵,一麵收編降兵,光曆城、泰安兩座小城就各有了一萬五千人,不到半年,人數翻了一倍,曆經戰火,隊伍戰鬥力也穩步提升。

這三萬人的兵馬分為北麵和西北麵兩個據點,相互呼應,若運用得當足矣抵擋十萬大軍,再撐一段時間,南麵來年有收成以後,糧食供給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如此高枕無憂。

是日法正已經抵達曆城,一看,曆城基本無恙。因為當時呂虔攻打曆城並不厲害,所以張嶷李恢雖然隻有五千人,但城小兵精,守城足矣。

是日斥候來報:“東吳孫權領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合肥城豎起曹洪帥旗,王淩領兵一萬九月十四襲擊居巢得手,九月十五襲擊巢縣時,甘寧率輕騎五千趕到,兩軍對陣時,甘寧雖人少,勇猛異常,王淩卻抵擋不住,巢縣未能得手。孫權九月十四當夜大軍撤退。”

法正笑道:“好,你下去吧,對了,從軍中招十名身手矯健,腦子活泛的人補充斥候隊伍,按規矩好好訓練一下。”

斥候抱拳退去。

魏延笑道:“孫權十萬大軍圍攻合肥,卻被王淩一萬人差點斷了歸路,孫權這仗是怎麼打的。”馬超笑道:“若是我馬超領兵,直接向孫權十萬大軍側翼發動突然襲擊,斬將破敵,何須如此繁瑣。”

法正卻微笑點頭,招來隨行參軍,問道:“參軍可知東吳陸遜在何處任職?”

隨行參軍奏道:“東吳定威將軍陸遜三年前在鄱陽剿匪平亂,如今在訓練士卒。”

法正看著二位將軍笑道:“東吳有定威將軍陸遜,何愁曹休王淩不破。”魏延不解道:“法丞相何故如此高看東吳一區區定威將軍?”法正笑道:“東吳陸遜,乃人中俊傑,智略堪比周瑜,豪氣遜於周瑜,能力超過呂蒙。”魏延馬超大惑不解,法正便慢慢與這二人細說江東陸遜的本事。

不知不覺已太陽西斜,法正登樓看景,好個曆城,好個景致。

但見:

城上樓台瓦殘破,雁陣南飛天際闊;

遠山盡披黃金甲,英雄折腰為山河。

驛道旖旎向天際,黃河蜿蜒繞城西;

紅日落盡絢五彩,東嶽巍峨頂天地。

魏延領著一隊兵馬正好檢查防務,在城頭遇到法正,於是二人在城樓上談論起來。魏延問道:“法丞相如此好興致,在此賞景。”法正笑道:“我非賞景,我在思索如何穩保徐州不失。”

魏延道:“徐州如今盡在掌握,堅守勿出,何人能進半步。法丞相為何還思索穩保不失。”

法正笑道:“文長所言差矣。”

說著便揮手讓其餘的士卒繼續巡城,隻有魏延和法正自己在這裏。

法正繼續道:“東吳孫權已立三世,人心穩固,俊傑輩出。如今西麵被我軍荊州阻擋,前翻偷襲雖然失手,但賊心不死。東麵魏軍徐州又被我軍偷襲,阻擋其北進一路。孫權隻能選擇北攻合肥,卻又失敗。此後必定積蓄力量,攻擊這三路的一處。荊州依然有非常大的風險。到時候兩家火並,曹魏得利。若其取我徐州,則徐州兩麵受敵,即使短期能保全也無法保證長久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