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張遼威震漢明堂 馬超單騎救法正
整飭防務以後,法正便命士卒修養屯田。魏軍進攻不算太凶狠,便打算將徐州建設成長久的根基。南連東吳,西應蜀漢,北係公孫氏,與魏國長久抗衡。
話說滿寵敗退以後便帶領殘兵據守泰安城,對法正虎視眈眈。
而張遼與賈詡在平原得到補給以後又整頓士卒準備渡河南下。
張遼找來賈詡商議軍務道:“賈太尉,我軍如今已得到補給,須早日平定徐州,久而不戰,恐士氣懈怠,與戰不利啊。遼願領精兵三千急襲法正,若事成則徐州撼動、大事可成,若事敗遼也能全身而退。”
賈詡對張遼道:“文遠若要急襲可命令郎張虎持文遠的帥旗移駐濟南,法正兵力不足,隻能據守堅城,黃河南岸無人把守,濟南唾手可得。命令郎張虎到濟南城以後,修建攻城器械,操演士卒。法正定然以為我軍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要偷襲其營寨或堅城。文遠則領一精兵偃旗息鼓屯聚曆城,多派斥候打探情報,待法正屯田正盛,疏於防範之時,以其習性,必定尋訪附近諸縣名勝古跡,待其輕裝簡行之時急襲法正,若能取其項上人頭,則徐州蜀漢各路兵馬便無謀主,取徐州如探囊取物。”張遼拜服。
是日斥候來報張遼駐軍濟南,修建攻城器械,操演攻城。法正笑道:“有賈詡在,張遼必定不會攻城。聲東擊西,肯定是要偷襲我軍營寨。命各路斥候進入一級戒備狀態,命工兵在營寨四周布置各種陷阱,一裏以內大的陷阱暗器要有三百個。”
法正這日留魏延把守營寨及屯田。命馬超領輕騎一百,再派幾名文官隨從,招降附近諸郡縣,有投降的官升一級,不降的則偷襲斬殺,實在拿不下的就先繞開。府庫錢糧先都記錄在案,縣官派人送一部分去泰山營寨,地主家的年輕才俊順便帶走做官,條例精簡,三天就能完成一個縣的事。
法正自己則帶了輕騎百十人去漢明堂祭拜,順便考察博陽、钜平、汶水一代的地形,為長久的排兵布陣謀劃。
是日張遼受到急報說法正可能次日要去泰山腳下的漢明堂祭拜,那裏的縣官已經將漢明堂收拾一新。張遼立即選派八百敢死隊,酒肉犒賞,一更時分出發,輕騎前進,淩晨便可繞過泰山,上午抵達漢明堂。
好個漢明堂,北臨碧霞湖,古色古香,精巧別致,氣勢宏偉,大漢遺風。儒以治世、道以治身、佛以治心。奇峰百疊,天人感應,精神不息,高山仰止,明堂可通天象,下統萬物,天子在此既可聽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體現天人合一的神聖之地。
次日張遼率八百勇士人銜枚,馬裹足埋伏在漢明堂附近的樹林中。還未到中午時分便見法正率輕騎百十人在縣官的陪同下往漢明堂而來,雖然未樹旗幟,早有認識法正的人告訴張遼,中間的儒衣素帶的便是法正。
張遼讚道:“一派儒雅,風度翩然,果然是蜀漢俊傑,一代名士,與賈詡年輕時不相上下!可惜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各為其主,對與錯,由不得我等,後世自有定論。”
看著法正一行漸漸往漢明堂而來,漸行漸近。眼見時機成熟,張遼大喝一聲道:“魏國上將張文遠在此,爾等還不速速下馬受降!中間白衣服的是法正,抓住他賞千金封萬戶侯。”
張遼便呼喝,挺槍躍馬領一軍直衝法正飛奔而來,果然是馬似飛雲,槍如霹靂。
法正見張遼橫空出世,頓時明白了一切,又是賈詡這個陰狠老頭的計謀,再配合威猛的張遼傑作。
好個雁門張文遠,獅背豹腰,龍臂虎腿,麵如樺皮,音容剛猛,再看這裝束,一身純鐵針刺鎧甲,一頂三山飛鷹銅帽,坐下一匹灰影良駒,手持一柄黃龍鉤鐮刀,雙目有威可鎮鬼,叱吒有風可降魔。如天降之戰神,似黃飛虎再世。
百十輕騎忙列陣擋在法正身前,保護法正。
張遼縱馬在前不到片刻已斬殺十多人,唬得蜀漢其餘人等麵如土色。剩下的不足一百人,根本抵擋不住,搞不好要交代在這裏了,後世就評論神將張遼,輕而無備的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