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雍州政治明 華陰軍事爭(2 / 2)

漢主大驚問以對策,眾將皆紛紛要出戰。孝直諫言:“今曹丕欲取西北,然西北已經為大漢所有,他次來必定無功。可遣鄧艾領精兵三萬於華陰道口固守,並不出戰。再遣趙雲鄧芝領兵三萬駐守渭南堅守不出。遣威嚴領一萬精兵返回駐守馮翊,並不出戰,城門塞死,不得進出。三處為掎角之勢,糧草軍器齊備,足可抵擋魏軍數十萬眾。恐難保萬全,在遣三將軍領兵三萬駐於華山腳下以策萬全。不出三月,天氣轉寒,魏軍畢當自斃,我軍再乘勝攻取,取潼關不難也。”漢主稱善,遂吩咐下去,依計而行。原來,孝直早就為防備魏軍奇襲,早在華陰渭南馮祤都築下了堅城,糧草齊備,守備穩固。

曹丕問群臣道:“備當自來否?”大多都說:“陛下親征,劉備恐怖,必舉國而應。又不敢以大眾委之臣下,必當自來。”司馬懿對答道:“彼謂陛下欲以萬乘之重牽己,而超越山嶺者在於別將,必勒兵待事,未有進退也。”大駕停住積日,漢主不至,曹丕乃旋師。是時,曹真表得降賊辭:“劉備已在渭南駐紮。”中領軍張既答道:“劉備恃堅固,未敢亢衡,此必畏怖偽辭耳!”考核降者,果守將所作也。

曹丕回師,雲長欲領兵追擊,孝直說不可,追則必敗,雲長不聽,自向漢主乞兵三萬隨後追擊。剛追上曹軍後隊,忽然一聲炮響,左有郭淮,右有司馬懿,前有曹真,後有張合。將雲長圍在垓心,漢軍死傷無數。雲長廝殺一陣方才脫困,領著些許殘兵返回,剛至華陰,孝直便在城外勒馬高喊道:“雲長快去追擊曹軍,追則必勝。陛下已經遣三將軍前往追擊曹丕去了。”雲長不解,猶豫不定。孝直大喊:“兵法雲: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此賈詡敗曹操之機也。速去追擊,晚則遲矣。”雲長乃半信半疑,勒兵返回追擊。

追了一陣見到一人領一軍在魏軍中殺奔衝突所向無敵,靠近一間才知是三將軍張翼德,雲長隨即揮兵而上,痛殺一番,魏軍隻有張合拚死戰鬥。曹丕丟下糧草輜重無數,領軍遁逃。魏軍死傷無數。

追至潼關,雲長剛要強攻潼關,張飛勸阻。張飛謂雲長道:“牛鼻子軍師說了,今晚曹軍必定撤離潼關,我們不必費神勞力。隻需在外麵駐紮安營便是。”雲長不解問其故,張飛笑道:“二哥,我們在外麵駐紮,而不攻取,魏軍必定疑惑。他們害怕我們乘剛才廝殺混戰的時候,將自己的兵士混入其中,與不備之時裏應外合,打開關門,他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雲長大喜道:“不想三弟竟有此智謀,兄長以前未曾看出來啊。”張飛笑道:“這時那牛鼻子軍師的原話。俺老張背下來的。嘿嘿。”雲長歎道:“孝直智謀,神鬼難測也。”

果然,司馬懿見關羽張飛在關外紮寨而不急於攻取,極不符合關羽張飛勇猛強悍的性格和作風。心裏尋思,頓悟,原來他們是要兵不血刃取下潼關。司馬懿思的一計,便對曹丕如此如此,曹丕欣然答應。於是一隊人馬東出潼關,偃旗息鼓,沿山嶺繞到西麵。

剛入夜不久,就有一對人馬撐著漢軍旗幟,攻打潼關。曹丕下令,任何人不得前往關門下麵。司馬懿早已派遣心腹人手暗藏在關門下麵的內側,專門等待與蜀漢約合好的,混雜在魏軍中的奸細。結果外麵攻了半夜,連關羽張飛也耐不住寂寞前來觀看。等了大半夜,仍不見有一個奸細被捉住。若是奸細被捉住,那麼司馬懿就可以高枕無憂,如今半個奸細都沒有被發現。

司馬懿大慌,坐立不安,乃勸曹丕迅速離開,先舍棄潼關,暫時不與蜀漢爭鋒。潼關是蜀漢誌在必得的關口,此處不安全,奧妙無窮。曹丕於是領大軍返回洛陽。司馬懿終覺得潛伏的奸細沒有被查出來,關羽與張飛在外麵隻是觀望,看的司馬懿心中膽戰心驚。

確實,孝直在混戰的時候布置了奸細入內,並且吩咐奸細,必須等到三日之後方可相約開啟潼關關門。因為一般前三日是最緊要的時候,也是敵軍守備最緊的時候,過了第三日,魏軍就放心許多。

司馬懿速速離開潼關,也是明智的選擇,否則奸細沒有查出來,第四日他可能就要死於青龍刀下。孝直算準了司馬懿會懷疑內部奸細,捉奸不成,定然遁走,所以說當晚魏軍便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