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直又道:“翼德何在?”張飛欣喜,終於到他了,於是欣然抱拳而出。孝直道:“命你領五千蜀中陷陣營並五千精兵,跟隨在子龍與孟啟之後。見到司馬懿渭河南岸大寨內被我軍騎兵衝亂方可率軍殺入。否則若是他們遇襲,你便放子龍與孟啟出來,而後立即堵在司馬懿大寨前方百步,攔截魏軍追兵。你側後麵是雲長的壁壘,相互配合,抵擋司馬懿大軍不難。”張飛欣然領命。
孝直又道:“王平張嶷何在?”二人抱拳而出。孝直道:“命你二人緊守大寨,一前一後,有敵軍靠近不可出寨迎敵,之用弓弩射殺便可。記住要堅守不出,若有一人不聽軍令擅自出戰,無論勝敗,斬立決。你們可清楚。”二人鄭重接令。
孝直又道:“馬忠李恢何在?”二人出列,孝直道:“命你二人各領兵一萬與明日入夜抄小道,伏與渭水南山中,若見我軍得了渭南大寨,則回軍返回祁山大寨。若見我軍失利,被魏軍追殺,你二人可各領所部下來營救,不可戀戰。”二人領命。
部署完畢,雲長跟隨著孝直道:“孝直,你自己領兵東行,安危重要,是否可由他人代行一趟。”孝直道:“司馬懿細作遍布,我若不在,他難以上鉤。隻有我親自前往,他方才信我偷襲長安,才會中我計策。”雲長依舊麵有憂色,孝直道:“沒事的,我吉人自有天相,我前翻被老和尚抓走在半山上的洞中,不照樣跑了嗎。”
次日五更,孝直自領精兵三萬偃旗息鼓,過武功依山東行,直奔長安。眾軍中,孝直身著素帶儒巾,手持書卷,坐在馬上像是學子,與身邊的鎧甲之士完全不協調。話說有精幹細作來報司馬懿,說是有一路兵馬偃旗息鼓,依山東行。領軍者是法孝直,不會看錯的。司馬懿忙觀行軍圖,一掌拍在桌上。
司馬師為其故,司馬懿道:“法孝直前翻以婦人衣物辱我,又遣兵將連日罵戰,見我堅守不出。他便假裝在五丈原修建大寨與我長久對峙,麻痹我的注意力。他卻悄悄領兵偃旗息鼓,依山東行,襲擊長安,斷我歸路。”司馬昭道:“那父親,你該當如何?”司馬懿道:“傳令眾將前來聽命。”
司馬懿吩咐道:“夏侯霸夏侯威聽命!”二人上前,司馬懿道:“命你二人為左右先鋒各領兵五千前麵先行,火速趕往興平當道紮寨,見到蜀軍過來擋住就行。我自有兵在後,首尾廝殺可獲全勝。”司馬懿有吩咐道:“司馬師,司馬昭聽令。”兩兄弟並排而出。司馬懿道:“命你二人緊守大寨,若有蜀軍靠近,不得出戰,以弓弩射殺便是。”二人領命。
於是待夏侯霸,夏侯威走半日後,司馬懿自己領兵三萬直奔武功後方而來。
話說孝直領兵依山而行,行了一日,剛入夜一兩個時辰,孝直傳令三軍停止前進,沿路返回。眾軍不明,皆有怨言,孝直笑著對兵士們說:“司馬懿必定在沈嶺布置大軍等待我們。我們不如回去。”眾人半信半疑。
月黑風高之夜,一行軍馬行走在山間,翻山越嶺,好不勞累。幸虧年紀都不是很大,否則真是辛苦他們了。孝直見兵士們勞累,便尋的一處僻靜處,命些許得力兵士給以賞賜,命他們在四周遠處巡哨。於是讓兵士們在此歇息,等待次日在行返回。
兵士們睡得很香,呼嚕和鼾聲不絕於耳。而孝直這晚卻是怎麼也睡不著,一來孝直擔憂前方的戰事,不知計策知否順利。二來見到明月,孝直就思念親人,也不知無雙最近怎樣了,情況是否有好轉。孝直在山間時而踱步,時而坐在枯木上望月。
滿山樹木正芳華,一彎新月顯光芒。外物正喜人,心情該晴朗。可是此時的孝直心情確愁苦占據了七八分。孝直思念心中的人兒,思念無雙。上次聽聞孟達被反,孝直就有心萬分,恐萬一城破,無雙被孟達糟蹋。直道薑維請燕子來信說,自己可以抵擋孟達,方才放心許多。等到孟達被擒,孝直的一顆心方才落地。
想著以後的戰事,孝直笑了,大半生就要為此奔波了。隨口道出了唐代戴叔倫的《調笑令》。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裏萬裏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