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司馬懿遣郭淮孫禮堅守雍郿二城,抵擋孝直西路兵馬東進,又命張合死守北原,自領大軍屯於為誰之濱,對孝直祁山大寨形成鉗形夾擊之勢。
鄧艾攻下陳倉,安頓好陳倉之後,守衛嚴密,心中放心許多。於是便思進兵對策,鄧艾想起孝直臨走時所付的錦囊,於是拆開第二個查看。上書道:“命張翼守住陳倉,堅守不出。鄧艾自領二萬精兵,夜襲雍郿二城,隻求聲勢,不必強攻。待第一波魏國援兵抵達,魏軍必然生疑不許入城,你可乘機攻其尾部,令其自亂。雖不能得二城,亦可足獲全勝。又差得力之人扮作魏國求救偏將,說雍郿二城危機,向扶風求救,你卻領兵抄小道埋伏,以待半道伏擊,如此破扶風不難矣。君亦可自謀策略,隻要穩保陳倉不失,扶風可取,大軍無恙即可。若占據扶風,即可修理戰備,不可輕出,等待苦戰。我自有計策破司馬懿。”鄧艾覽畢,讚歎道:“丞相用兵,永處於不敗之地,百般變化,詭道難測也!”
鄧艾整頓完畢,請張翼架上所有弓弩,緊閉城門,堅守不出。鄧艾自領兵馬二萬,乘夜來襲雍郿二城,鄧艾命五千兵士在前五千兵士在後,前隊做攻城之狀,後隊隻管鼓噪呐喊,聲勢駭人。郭淮,孫禮大驚,忙令人持書向司馬懿求援。
司馬懿聞報笑道:“法孝直此番還想害我?夜間攻城,定有計謀。我若出兵,他定然領兵與半道伏擊我軍,到時候損兵折將,雍郿二城也不可保全。”眾將憂慮,不知如何是好。司馬懿笑道:“可還記得,上次張合戴陵所言的蜀軍營寨,內有一層堅固的角樓壁壘,其中弓弩強盛,萬軍不可靠近之事乎?”眾將稱是。司馬懿道:“此番,我故意派出援軍以作聲勢,法孝直必定領兵出去劫殺我救援軍馬。我卻半道將大部軍馬突然改道,繞至蜀營後方,一萬兵士,每個兵士拿火把兩個,行至蜀營附近,全部點燃火把,速度仍向角樓,木質角樓與壁壘安能保全?我陳兵在外,若蜀軍見大火都去救火,必然自亂,我便揮兵攻殺,後麵的軍馬也可攻殺進來。前後夾擊,可奪蜀軍大寨,占據祁山山勢。若蜀軍再向前翻那樣前去截住我後路軍馬,我後路軍馬放火完畢立即撤回,我就稍稍強攻前寨,縱火燒了前寨的角樓防護。法孝直縱有天人之智,安能保全不被我燒?”眾將敬佩。
話說法正聽聞鄧艾攻伐雍郿二城,立即召集眾將商議軍事部署。孝直道:“此番乃是大仗。眾將可要聽好了,此戰關乎我大軍存亡,隻許勝不許敗。有擅自違令者,斬立決。”眾將皆嚴肅以對。法正道:“我遣鄧艾,佯攻雍郿二城,司馬懿以為我是圍點打援,於是便會派出兵馬撐上旗幟,虛稱是救援二城,卻會半道繞之我軍後方,攻我後軍。又我後軍第二層角樓營寨皆已暴露,他此番前來定然是要燒我第二次層營寨防護。司馬懿為保不再犯前翻之錯,定然在前麵也領大軍策應,若後路不成,這次前麵的大軍也可來燒我二層營寨。總之司馬懿此番前來做好了萬全準備。”雲長微微發愁,眾將也都微微鬱悶。
張飛高叫道:“不如殺出去,殺他個片甲不留。”孝直笑道:“正是如此,司馬懿千算萬算,不會算到,我會與他突然決戰。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此時,最簡單的方法,卻是他最想不到的方法。司馬懿絕對不會以三歲小毛孩的智商來揣度我,而我卻偏以小毛孩般的手法勝他。”張飛不樂道:“這是誇俺,還是扁俺啊!”孝直笑道:“翼德才智,已經勝過司馬懿了。當然是誇翼德的。”孝直剛想發笑,突然回過神來一本正經道:“現在是討論兵機大事,都嚴肅些。”孝直約莫估算了一番道:“司馬懿渭水有南北大寨需要緊守,他此番前來所領兵馬不超過十五萬,不低於十萬。我軍有拐子馬,有陷陣營,有強弩營,有虎將四員,皆可斬將奪旗。我以十萬兵馬協調布置攻殺司馬懿大軍,在以八萬兵馬,作為二隊接應。以三萬兵馬陳與後寨外麵,其餘兵馬死守大寨,弓弩伺候,堅守不出。贏司馬懿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