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仁道之劍(2 / 2)

孝直密令燕子送書信至成都,信中說。

啟奏陛下,

如今我軍荊州穩固,黃忠關平守江陵,孔明吳懿守襄陽,孔明總管荊州事宜,有孔明守護斷然無憂,又魏數敗與孔明,不敢輕易南渡襄江,為保萬全,命劉封守上庸,與襄陽互為呼應,此一路不足憂矣;東吳新取合肥,誌氣滿懷,常有得荊州之意,然江陵穩固,各種偷襲手段已經告知關平,陛下隻須常加訓導,為保萬全,再命李嚴領兵守永安,與江陵互為呼應,李嚴之才不遜與陸遜,此一路不足憂矣。

南蠻已定,孟獲歸心,此一路不必憂矣,羌王願出兵十萬與我軍合作,此一路不足憂矣。如此一來我方四麵安全,便可以放心攻魏了。

今冬過後,待雪剛開化,臣便與雲長便領三軍北扣長安,數路並發,量曹真與司馬懿便有呂望之才也難抵擋。長安既克,三秦可定,奮力賺取武關潼關。潼關武關既得,謹守關隘,兵處東方。

此後,陛下便可逐鹿中原問鼎華夏成高祖偉業,立不世武功,漢室興複計日可待矣。

文事不明可聞蔣琬費銥董允,武事不明可問黃權向寵。另外,臣曾言,司馬水鏡正在蜀中青城山中結廬隱居,文武諸事皆可問他,隻是他乃閑散之人,非陛下親自前往不能得成。

願陛下戒嬌戒躁,心氣平和,開明布公,察納雅言,親賢臣遠小人,心懷仁義,念及蒼生。臣此處有湛瀘劍一柄,乃陛下故友托臣轉呈陛下,願陛下能持此仁道之劍,秉持仁道之念,掃蕩天下晦氣。

再則,臣請求陛下與今冬調遣陳到的特種兵部秘密來漢中聽命,攻取長安,萬一是陷入持久戰,與我軍不利,此時特種兵便是一把利刃,直取長安。臣此次攻取長安,誌在必得,望陛下體察臣心。

祝陛下龍體安康,心念淳厚,功業千古,萬壽無疆。

臣:法正拜上

火漆封好,付於燕子,秘密送至成都。

孝直這些日子觀看兵士訓練情況,隊形整齊,氣勢甚好,殺伐有力,配合有度。休息時間,兵士們有各種娛樂項目,拉歌,拔河,打拳,講笑話。孝直頗為滿意,訓練時臉上都是汗水無人喊累,瘦下了許多的兵士們增多的都是結實的肌肉,受了許多苦的兵士們增強的都是攻殺和防衛能力。漢中的兵士不服氣蜀中兵士的能耐,奮力訓練;蜀中兵士不服氣漢中兵士的本事,也都暗自下功夫。有競爭才有活力嘛,孝直就喜歡他們比一比,比一比才有高低,比一比才有動力。否則一團死水毫無生氣。

話說蜀中劉備接到孝直的秘密書帛,仔細一看,微笑不已,沒想到字裏行間,這個思維嚴謹的法正竟然有如此仁義之心,實在難得。

湛瀘是一把劍,更是一隻眼睛。

湛瀘:湛湛然而黑色也。

這把通體黑色渾然無跡的長劍讓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鋒利,而是它的寬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蒼一隻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視著君王、諸侯的一舉一動。

君賢能,劍在側,國興旺。

君無能,劍飛棄,國破敗。

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歐冶子鑄成此劍時,不禁撫劍淚落,因為他終於圓了自己畢生的夢想:鑄出一把無堅不摧而又不帶絲毫殺氣的兵器。

相傳湛瀘劍出爐之後,為越王所得,後傳至越王勾踐。因勾踐戰敗,無奈之下把湛瀘劍進貢給了吳王夫差。然而吳王無道,湛瀘劍竟自行離開,飛至當世名君楚王身邊。從此,湛瀘劍便化為正義與仁德的代表。

所謂仁者無敵,湛瀘劍就是一把仁道之劍。

劉備也不猶豫,直接命關索前往青城山去傳令,命陳到領特種兵收拾裝備,三日後啟程,前往漢中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