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道出玄機(2 / 2)

這些孝直其實早就知道,自己在後代對法正的為人還是略知一二的,為人確實不怎麼高尚。隻見孝直笑道:“孔明兄覺得如今的法正如何呢?”孔明羽扇朝自己嘴邊擋了一口酒氣,笑道:“如今的你,為人豁達,才智超群,推薦人才不拘一格,訓練兵士有獨到的秘方,文可以治天下,武可以定四方,綜合能力已經勝臥龍許多亦。”孝直心中歡喜,卻還是謹慎答道:“孔明兄過譽了,論治國,我難及孔明兄將荊州治理的井然有序之能,論謀略,我不及孔明兄胸藏百萬兵的本事。”孔明笑道:“我們倆也不必互相誇讚了,隻要我們同心協力,一定可以幫助主公完成興複漢室的理想,隻要我們盡忠職守,一定可以還天下一個郎朗乾坤。”

孝直笑道:“孔明兄說的好,讓我們一起努力。”孔明又笑道:“你很厲害啊,差點又將我引出話題了。”孝直一陣無語。孔明笑道:“此話何意啊。”

孔明也不解釋直接麵色鄭重地道:“我料定你在前年的那次事故中變換了三魂七魄,隻有這個原因才能解釋現在的你。”孝直一震,愣在原地不動了。孔明笑道:“我在易經上悟出來的,萬物有靈,鬥轉星移,相生相克,八卦五行,晦明變幻,陰陽相係。我料定你在那次天雷轟頂之時已經變換了三魂七魄,隻是你的身軀未變罷了。你說我說的對於不對?”孝直呆若木雞,嘴巴大開。無雙聽的雲裏霧裏,也搞不清楚他們說的是什麼。孝直大駭,真乃神人諸葛亮,智謀才能冠絕古今。孔明微笑看著孝直,孝直半晌才反應過來,忙尷尬笑道:“孔明兄真乃神人,眼光如炬,兄弟佩服。”一來,孝直也不想再和孔明說這個話題,這個是孝直的老底子,墨越描隻會越黑。二來,真人麵前不說假話,這個孔明平日清醒的時候不願意說,稍微醉酒的時候,沒有把持住,將心中僅有的對孝直的想法說了出來,也算的上夠朋友了。

孝直扶著孔明依舊向他住處走去,心中已經是對諸葛亮敬若神明了。隻是孝直不解,這麼厲害的人物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犯下了許多的要命的錯誤,不妨說說看啊,看好了諸葛亮的失誤。

第一,演義中諸葛亮在華容道放走曹操,這個就存在爭議。一方麵認為放走曹操有利於壓製住東吳,保護好劉備自身。另一方麵也有認為直接將曹操卡擦一下,就像董卓被幹一樣,頓時北方大亂,以劉備手上的實力和孔明的才智當然可以在紛亂中謀得更大的利益,沒必要首先和東吳硬磕,先尋一處遠離東吳的地方安身,而後再崛起不遲。曹操才是最厲害的角色,先幹掉最厲害的絕對沒錯。

第二,演義中說是借人的荊州還不許別人索要,別人索要就一番強詞奪理收拾別人,還忽悠別人說:明日再還。欺人太甚嘛,是可忍孰不可忍。這為爭奪荊州埋下了伏筆,其實也可以壯士斷腕,舍棄荊州,讓吳魏拚個你死我活。蜀漢隻要集中所有的力道打下長安,如此便可虎踞中原,成秦朝和漢朝一統天下一樣的形勢。

第三,演義中說孔明得知吳魏合謀欲圖荊州,便勸諫劉備,讓雲長提兵攻樊城,東吳必然膽寒,不敢進。事實上,東吳是膽寒了,可是仍然敢進。這就是荊州被襲,關羽身死,劉備複仇等等一切實事的導火索。有人說,就是諸葛亮這一句話,斷送了大好的形式。

第四,諸葛亮與馬謖感情甚厚,馬謖在軍中也常出計謀。馬謖此人不可大用在諸葛亮征南蠻時已經表漏出來了。馬謖在諸葛亮出兵的時候勸諫諸葛亮要收其心,諸葛亮認為很好決定收複南蠻的心,永絕後患。但是在後來遇到艱難險阻,難以進兵的時候,又是馬謖勸諸葛亮考慮退兵,當時諸葛亮不許。劉備看人很準,死的時候說馬謖言過其實,諸葛亮隻記得劉備托孤之重,卻忘記了劉備的告誡。任用馬謖守街亭,王平為副將。其實經過眾多戰役之後,當時王平已經是難得的良將,完全可以讓王平為主將。最終街亭沒了,還得揮淚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