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者,乃自然,可容萬靈蒼生,可囊闊海天地。

三千年前,世間本無修真門派,凡人皆以尋仙悟道為畢生所求。然,乾坤之下,芸芸眾生,奈何壽命有限,大多人終其一生也未得其所願,悟得大道,於是便有人另辟蹊徑,甚至不惜踏足偏門,尋找異寶邪丹輔助,試圖達到悟道速成的目的。

殊不知,天地循環,皆有定律。悟道過程,更非一日功成之事。如此做法有違天道,必將禍延天下,殃及蒼生。隻是數年間,芸芸邪念便八方彙聚,終致天間皸裂,透燭照、幽熒二獸。

二獸甚為凶殘,欲毀天滅地,將眾生以輒奴畜之。

方其時,日月神祗溪仲為救蒼生平定禍起,與二獸在禦虛山上大戰數月,卻毫無進展。迫在眉睫之際,溪仲以自毀神元為代價,取得二獸腹間精血,製成皓月法陣,將燭照、幽熒封印於內。

戰後行將就木之際,為防凶獸再次為禍世間,溪仲用僅存元神著以《皓月寶鑒》,內附神識,蘊布陣及破解之法訣,將其幻為玉璧,傳於坐下大弟子,舒河。

舒河為承師命,終其一生守護在禦虛山上,開創了曠世修真門派,禦虛派。

千年之後,舒河深知自己不能與天同在,為防死後《皓月寶鑒》為小人所覬覦,便將玉璧一分為六,分別交於六位得意弟子保管,以確保法陣,萬世無憂。

此六塊玉璧,便為月讀。

在此期間,燭照、幽熒餘心未泯,試圖釋放獸怨衝破封印數次而未果,因此天靈受到了重創,致使無法再維持獸形。最終,在陣法催動下,二獸幻成了曠古邪兵——幽熒劍。

不知從何時開始,江湖開始盛傳,得幽熒劍者得天下,從而引來無數覬覦目光,但都迫於舒河威勢,不敢輕舉妄動。

此後不久,舒河便油盡燈枯,壽終正寢,享年一千八百歲,後輩稱其為“道宗法祖”。

此戰距今雖已逾三千載,但後續影響並未消退。

舒河死後,十數門派橫空出世,江湖紛爭驟起,肅殺之氣甚濃,為搶奪月讀來開啟皓月法陣而血殺四方,正魔兩道便由此而生。

其中魔界要屬南域四大魔門,魔嶺、蠱窟、毒宗和血穀最為強大。

而正道則以東域采薇穀、靈丹堂,西域俠客堡、迦藍寺和北域禦虛門、天璣閣為尊。

此六大道門便是由舒河曾經坐下六大弟子,天戈、子淨、易陽子、丘恒、公孫化以及絕心所創。

天戈為舒河首徒,好舞劍且修為最高,立派於禦虛山上,以山擇名:禦虛門,承守護皓月法陣之大任,專研劍訣、秘術以及行陣之法。

子淨排行老二,創迦藍寺,研讀萬古佛經典籍,自創佛法武技。

易陽子排行老三,好符籙,故創天璣閣,專研三符咒語,自創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