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和大臣們聽了,連連點頭。
“最後一道題,天地之間相距多遠?不要含糊,要回答精確。”
磨石工回答說:“天地相距129872.006543公裏。”
“精確得實在驚人,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請國王陛下去量一量,發現有半點差錯,我甘願受罰——砍我的腦袋。”磨石工很自信地說。
國王很讚賞磨石工的回答。他又問。“你的學問很高,你能猜出我現在在想什麼嗎?”
磨石工輕鬆地笑笑,說,“我知道,國王陛下,你正在想,我們的修道院長到底名不虛傳,聰明過人,學識淵博。”
國王十分驚異地看看左右,心想:“他怎麼能如此準確地知道我在想什麼呢?”
“不過,國王陛下,”磨石工說,“請你寬恕我的大膽、冒昧,我不是修道院長,我是個幹粗活的——磨石工。”說完,脫去了修道院長的外套。
“磨石工?”國王和大臣們愕然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
感悟
有的人在麵對一些問題的時候,總想直接找出答案,但是有些問題不是可以直接解決的,有的時候,需要從側麵采取迂回的辦法才能解決它。當我們麵對一個不能直接給出答案的問題時,可以從側麵間接地回答問題。
無知者才能無畏
1796年的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數學題。正常情況下,青年總是在兩個小時內完成這項特殊作業。
像往常一樣,前兩道題目在兩個小時內順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題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是要求隻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青年沒有在意,像做前兩道題一樣開始做起來。然而,做著做著,青年感到越來越吃力。
困難激起了青年的鬥誌: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他拿起圓規和直尺,在紙上畫著,嚐試著用一些超常規的思路去解這道題。當窗口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
作業交給導師後,導師當即驚呆了。他用顫抖的聲音對青年說:“這真是你自己做出來的?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數學懸案?阿基米得沒有解出來,牛頓也沒有解出來,你竟然一個晚上就解出來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這道難題,昨天給你布置題目時,不小心把寫有這個題目的小紙條夾在了給你的題目裏。”
多年以後,這個青年回憶起這一幕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數學難題,我不可能在一個晚上解決它。”
這個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感悟
有些事情,在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難時,我們敢去做,做起來往往也很輕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無知者無畏。所以,在做某些事時,我們不必知道它到底有多難,隻管去做就是了,這樣往往會做得更好。
一味地順從並不能解決問題
東郭先生在私塾裏上完課,拄著拐杖回家,半路被一條惡狼擋住去路,惡狼凶巴巴地說:“聽說你年輕時把我二叔打死了,我今天要吃了你為二叔報仇。”
“不關我的事。”東郭先生連連搖頭辯解道,“所有的一切都是那個農夫幹的。”
“是嗎?”狼將信將疑地圍著東郭先生轉了轉說,“那我為什麼聞著你身上有一股肉味?”
東郭先生老老實實地回答道:“那是因為我今天早晨吃了一碗狗肉。”
“什麼?你敢吃狗肉,難道你不知道狗與我們狼是同宗?”狼惡狠狠地說,“看起來,不好好收拾你一下,遲早你會把我吃掉!”
“天地良心,我從沒想過要吃你們狼的肉啊!”東郭先生指天發誓。
狼聽東郭先生這麼說,很不以為然,它指了指他手裏的拐杖道:“你手裏拿著大棒,是不是用來打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