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說:“你不是要給我好東西嗎?怎麼咬我的耳朵?”刺蝟說:“我要是不騙你,你能救我上來嗎!”
狐狸說:“那我們再一起回山洞去吧!”
刺蝟搖著頭說:“我和你已經不再是朋友了。”說完自己走了。
感悟
如果你的朋友曾經幫助過你,那麼,當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或是需要你的幫助的時候,你一定要提供幫助。因為,朋友之間的幫助是相互的。如果當朋友遇到了困難你卻袖手旁觀,那麼,朋友就不再是朋友了。
對待朋友要真誠
很早很早以前,貓並不吃老鼠。
有一隻貓和一隻老鼠住到了一起。貓上山打柴,老鼠在前邊引路;貓上樹捕鳥,老鼠躲在草窠兒裏打眼兒(放哨)。重活兒貓搶著幹,好吃的讓給老鼠吃。
冬天快到了,它們買了一壇子豬油準備過冬吃。老鼠說:“豬油放在家裏,我嘴饞,不如藏到遠一點兒的地方去,到冬天再取回來吃。”貓說:“行啊。”它們趁天黑,把這壇子豬油送到離家十裏遠的大廟裏藏起來。老鼠怕狗,在前邊走,貓扛著油壇子跟在後邊。到了大廟跟前,它們見四下無人,趕忙進去把油壇子藏在過梁上。
天冷了,食兒越來越不好找。老鼠念叨好幾回要把豬油取回來吃,貓說:“等快過年時,大雪蓋地,找不到食兒時再取吧。
有一天,老鼠突然說:“我大姐要生孩子,捎信兒讓我去。”貓說:“路上要小心點兒狗。”
天快黑時,老鼠回來了,肚子吃得鼓鼓的,嘴巴油光光的。貓問:“你大姐生個啥呀?”“生個白胖小子。”貓又問:“起個什麼名字?”老鼠轉一轉眼珠說:“叫,叫‘一層’。”
又過了十幾天,老鼠又說:“我二姐也要生孩子,請我去吃飯。”貓說:“早去早回。”老鼠邊答應邊往外走。
天黑了,老鼠回來了,腆著肚子,滿臉都是油。貓問:“你二姐生個啥呀?”“生個白胖丫頭。”“起個什麼名字?”“叫‘一半兒’。”
又過了七八天,老鼠又說:“我三姐生孩子了,請我去吃飯。”貓說:“別回來晚了。”
天大黑時,老鼠回來了,一進屋帶來一股油味兒,對貓說:“我三姐也生個白胖小子,起名兒叫‘見底’。”
三九天到了,一連下了三四天的大雪。晴天後,貓說:“快過年了,什麼食兒也打不到,明天咱把豬油取回來吧!”
第二天一早,老鼠走在前邊,貓跟在後邊,奔大廟走去。
到了大廟裏,老鼠讓貓自己上去。貓說:“得咱倆往下抬呀!”老鼠隻得上了過梁。貓第一眼就看到過梁上滿是老鼠的腳印,壇子像被開過。貓急忙打開壇子一看,豬油見底了。貓一下全都明白了,瞪圓雙眼大聲說:“是你給吃見底了?”老鼠剛要張口,見貓已撲過來,就轉身跳下地。貓緊追它,眼看要追上了,一急眼,老鼠鑽到磚縫兒裏去了。
後來,老鼠見貓就逃,貓見老鼠就抓。
感悟
朋友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誠相待,不可以有所隱瞞或是欺騙。如果隱瞞或是欺騙存在於朋友之間的話,那麼就會影響朋友間的友誼,更甚者還會讓朋友反目成仇。
換一種說法和態度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對一位母親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鍾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現最差;唯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
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鍾,現在能坐三分鍾。其他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隻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