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激發潛能(1)(1 / 3)

潛意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能充分喚醒潛意識的力量,你將擁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靜的心靈、持久的幸福以及無盡的喜悅。

正確認識自己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

有句古話:“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難知心。”人心難測,知人難,為人知更難,而自己認識自己,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有“人貴有自知之明”之說。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認識你自己。”意思是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認識自己。一個人要想真正認識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無法真正了解自己,隻能空留下遺憾。在今天還有很多人由於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不能充分理解生活而受不得一點挫折、打擊,常常不自主地悲觀、苦惱、抱怨,在無所事事中虛度光陰。認識自己是非常困難的,但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是做人最起碼的要求。

對於很多人來說,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並不知道。我們很少有機會找到真實的參照係來評估自己,所以我們往往能夠很自信地幹傻事。做人一定要正確認識自己,你也許解不出很多數學難題,或記不住大量的英文單詞,但你在處理事務方麵卻有著自己的專長,能知人善任、排憂解難,有高超的組織能力;也許你的數理化差一些,但寫小說、詩歌卻是能手;也許你連一個花瓶都畫不像,但你卻擁有一副動人的好嗓音。所以做人要先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如果能揚長避短,認準目標,抓緊時間把一件工作或一門學問刻苦認真地做下去,自然會結出豐碩的成果。

認識你自己,就好像你多了一雙睿智的眼睛,時時給自己添一點遠見、一點清醒、一點對現實更為透徹的體察與認知。借這份認知,可以少幹很多日後追悔莫及的事情。經常把“自己”放在嘴裏嚼一嚼,並不比捶胸頓足、以頭搶地多費力氣。隻有在自己認識了自己之後,你才能自信起來,成為有韌性的強者。認識自己之後,就應該充實自己,這樣你就不會唉聲歎氣,感慨世界之大竟然沒有自己立足的地方。

很多人其實不願意麵對自己的內心,明知該做的不做,明知不該做的卻怎麼也停不下來,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鴕鳥態度”。我們不能閉著眼睛趟過歲月的河流,因為生命不能永恒。如果想多領略人生的絢麗美景,就必須正視自己,不再逃避。

馬克從小就被告知,將來他要做律師,讓父母以他為榮。他知道這是討好父母的唯一辦法,所有的親戚也都期待他會選擇這條路。這些年來,家人常常提到這位“未來的律師”。家族成員中也有兩位律師,這兩位都功成名就,家中每個人都很敬仰他們。

後來馬克真的成為一名律師,但是他討厭法律圈,而且也為賺不到大錢感到非常沮喪。他的朋友和同事覺得有趣而興奮不已的法律事務,他卻覺得枯燥乏味。他掙紮了好多年,最後覺得自己簡直要發瘋了。

通過心理谘詢,馬克發現,由於害怕使父母失望,他被迫進入一個無法給他任何成就感的行業。發現這個恐懼來源之後,他拜訪了一位職業顧問,透過一係列的測驗後發現,他的法律適應度在所有受測律師中是最低的,難怪他的職業會失敗,他隻能勉強合格。測驗顯示,他比較適合市場行銷和促銷這類行業,所以他乘機改變了職業方向。

隨後的日子裏,馬克非常喜歡自己選擇的新行業,而且生意興隆。他的許多行銷點子都是天才級別的,他很快就成了“搶手貨”,他的經濟狀況很快就有了極大的改善。他變得十分富有,但更重要的是他變得很快樂。

我們想要贏得最好的成功機會,必須先消除恐懼,包括害怕別人反對和拒絕的恐懼。洛威爾說:“茫茫塵世,芸芸眾生,每個人必然都會有一份適合他的工作。”在個人成功的經驗之中,保持自我的本色及以自身的創造性去贏得一個新天地,是很有意義的。

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要經常清理自己的頭腦,訓練自己的判斷力。前進的過程中,不停地尋找方法,不停地為這個目標修正自己,才不會浪費時間。如果認準了方向,就應該一往無前,隻要大方向不錯,總有一天會成功。經常給自己一些時間,靜靜思考: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

我們每個人的個性、形象、人格都有其相應的潛在創造性,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了迎合別人而抹殺自己的天性。在每一個人的成功過程中,一定會在某個時候發現,隻有在適合自己的領域,才能夠充分顯示出自己的才能。不要活在別人的影子裏,你就是你,大踏步地向前走,留下屬於自己的腳印,才能夠活出真正的自己。

魯迅、郭沫若原來都是學醫的,作為醫生,他們並不出類拔萃,但是後來改行進入文學領域,都成為了文壇的巨匠。如果他們堅持學醫,那就可能埋沒了自己的才華,一輩子隻能平淡無奇地度過。

人生最大的驕傲,不在於外來的掌聲、名利或權勢,掌聲會停,名利、權勢也不過是過眼雲煙。我們應該找到自己,在設定方向之後,不畏艱辛,靜心、努力不懈地追尋,一旦真正找到了最能觸動自己靈魂的“音符”,就能演奏出屬於自己的優美人生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