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平衡情緒,發揮心力(3)(1 / 3)

負麵的用語不但束縛自己,也會影響別人。比如老板對自己的員工說,“你這件事情沒做好”可以換成“你覺不覺得這件事情可以再做得好一點”;如果你把“你這樣表現很差勁”的話語換成“你還有更大的進步空間”,他聽了肯定會備受鼓舞,會將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完美。

再舉個古代的例子:

有一次,張飛帶兵打仗,他們因為沒有計劃好而打了敗仗。張飛讓他們撤退,士兵們情緒不高。張飛說,我們不是撤退,隻是換個方向前進。大家一聽,好,那就換個方向前進吧。

所以,要改變說話的方式,杜絕渲染自己的痛苦和不快。你可以講,我隻是有一點需要釋放,有一點需要放鬆,而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就可以讓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緒。

6.成功者需要情緒的約束力

有一個情緒能力的“軟糖實驗”:

實驗人員把一組4歲兒童分別領入空蕩蕩的大房間,隻在一張桌子上放著非常顯眼的東西:軟糖。這些孩子進來前,實驗人員告訴過他們,允許你走出大廳之前吃掉這顆軟糖,但如果你能堅持在走出大廳之前不吃這顆糖,就會有獎勵,能再得到一塊軟糖。結果當然是兩種情況都有。專家們把堅持下來得到第二塊糖的孩子歸為一組,沒有堅持下來隻吃一塊糖的孩子歸為另一組,並對這兩組孩子進行了14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那些向往未來而能克製眼前誘惑的孩子,在學業、品質、行為、操守方麵,與另一組相比有顯著優越的表現。這說明,決定人生成功的因素並非隻有傳統智商理論所認定的那些東西,非智力因素特別是情緒智力對個人的成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生成功與否有著密切的關係。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智商並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有的人之所以未能成功,與各自的情商有密切關係。情商的要素之一就是人的自控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情商表現的是人們通過控製自己的情緒來提高生活品質的能力,即如何激活自己的潛能,如何克製自己的情緒衝動,如何使自己始終對未來充滿希望,等等。

控製自己其實就是控製自己的情緒。成功人士都具有自控的特征。它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永遠存在理智與感情的鬥爭。自我控製、自我約束也就是要求一個人按理智判斷行事,克服追求一時情緒滿足的本能願望。一個真正具有自我約束的人,即使在情緒非常激動時,也能夠做到這一點。

林則徐初到廣州禁煙時,一些腐敗官吏百般阻撓,使他的情緒波動很大,怒不可遏。但他知道暴怒無濟於事,還可能給那些腐敗官吏找到攻擊他的口實,於是,他竭力控製自己的情緒,寫了“製怒”二字掛在牆上,作為警句告誡自己。每當要發怒時,他就注視牆上的“製怒”條幅,將怒氣壓下去。

能戰勝自己的情緒,就能掌控別人。我們每個人必須學會自控。如果任憑情緒支配自己的行動,那便使自己成了情緒的奴隸。我們的情緒大都容易傾向於獲得暫時的滿足,所以我們要善於做好自我約束。千萬不要縱容自己,對自己嚴格一點兒,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情緒也因此變得更完美。

7.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在法庭上,律師拿出一封信問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我寄給你的信了嗎?你回信了嗎?”

“收到了!”洛克菲勒回答他,“沒有回信!”

律師又拿出二十幾封信,一一地詢問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都以相同的表情,一一給予相同的回答。

律師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暴跳如雷不斷咒罵。

最後,庭上宣布洛克菲勒勝訴!因為律師因情緒的失控讓自己亂了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