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像往常一樣五點鍾下班坐公交車回家。在車上看到一個比我小很多的女孩,她背著沉重的書包,估計是剛剛放學。手裏正拿著一本書在看,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幾秒鍾過後又醒了繼續看。看著看著又睡著了。
車裏很吵,有幾個大著嗓子在打電話。我在女孩旁邊看了很久,最後下車的時候,我忽然很想跟她說,妹妹。你睡吧,隻要不錯過回家的路就行了
還有不要這麼的辛苦,等有一天你會發現,有時候付出了不一定就有相應的回報。你付出了一百分的努力,也許得到的隻有六十分,或許都不及格。這就好比你種下了一顆種子,你天天給它澆水,早也澆晚也澆,可是它就一定會長成大樹,長出葉子嗎?
當然,我並不是說刻苦讀書不好,也不是叫你以後不讀書了,天天玩。我隻是認為,有的人成績好,並不是他天天晚上看書看到十二點,寫作業寫到淩晨,不是一天僅睡幾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那是少數。而且絕大部分是家境不怎麼好的學生。
有的人成績好,因素我能說很多,比如他生下來就是智商比人家高,就是在同齡孩子中顯聰明。你能怪誰。怪老天嗎。老天會說你上輩子做的壞事太多了,你這輩子燒的香太少了。
然後家庭因素,有句話太經典了,有什麼樣的老的就有什麼樣的小的。我們辦公室有個年輕爸爸,他經常打電話給孩子,問你數學題有沒有做啊,唐詩有沒有背啊。教育是無處不在。
我小時候我爸是,一個數學題做不出來,一個巴掌就扣在腦袋上,還罵你腦袋裏裝的都是屎啊。以至於我上初中討厭數學,上高中討厭數學,簡直是談數學就色變。
再來環境因素。早年新聞裏有報道,有家長為把小孩子送進一所好的小學,是不惜花盡囊中所有的錢,就差沒砸鍋賣鐵了。就因為哪哪有個偉人也上的那個小學,就因為幾個考上清華北大的人也畢業於那個學校。
想當年我差萃英園分數線隻有五分,我爸爸媽媽花一萬多把我買進去。一道什麼樣的數學選擇題值上一萬多啊。可是我爸爸媽媽為什麼寧願花那麼多錢也要把我弄進去呢,因為誰都知道南陵最好的學校是南中,南中我上不起也沒那實力。所以退而求其次。
學校是一樣的學校,教學水平就算相差,相差也不大。就因為上上屆考了幾個清華北大的,上屆本科人數達到幾千,所以學校就會變得不一樣,收的學生也不一樣。同學,朋友檔次都不一樣。
最後我再說自身原因。這有好幾個方麵。可是不管怎樣心理都是最重要的。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很大,大到孩子很平常的一次考試失敗就冷眼相對。我們高中班主任說過他一個學生,因為高考考得很不好,他的父母整整幾個月都沒跟他說話。
這樣的父母太自私了,因為孩子已經夠自責了,你以為他起早貪黑,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讀書,結果憑借這樣一場興許不公平的考試就否定了他一切的努力,他不難過嗎?他不傷心嗎?可是他能怪誰呢?
到了高中,我的成績再差,數學哪怕考了幾分,我爸爸都沒對我說過一句狠話,他隻說盡力就好。真的,你盡力了就好。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睡眠開始變得不好。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半夜又常常感覺到眼睛疼。好像又回到那時候快要高考了,整夜整夜的失眠,第二天在課上又睡得不省人事。
那時候,似乎對所有大人,小孩來說,高考就是一件等同於結婚的大事。可是高考對我來說,僅僅意味著我再也不能天天看到李建超了。然後該吃的我還是吃,該玩的我還是玩。該談的戀愛我還是談。因為我深刻了解到,無論我看的書是多還是少,我不認為一向考數學以猜選擇題為生的我,會突然之間考到一百分。好吧,其實我想說的是,我根本就不是一個學習的料。也成為不了班主任口中所說的那匹黑馬。
高考分數下來,意料之中的。數學43分,還是連蒙帶猜,45度角偷瞄的。二老對此表現的很淡定,好像在幾百年前就已經默認自己家的女兒也就這麼點出息。圖片
上圖是我的高中畢業照,一眼看去,清一色的美女。正如某個低年級的奇葩男說,一看這麼多mm在就知道是文科班了。再看看我和李建超的表情,真是有夠糾結的,同時一副受了委屈的小媳婦樣。
記得高三最後那段時間,成績稍微過的去的同學全多陷入了水生火熱的狀態之中。恨不得一天像菜漲價一樣漲到48個小時。恨不得除卻吃飯時間,上廁所時間,大腦24小時都在運轉。
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還拚了命的往書包裏裝書,好像自己的書包是個無底洞一樣。好像一個晚上真能看那麼多書一樣。好像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是在努力學習。好像這樣才能稱得上是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