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篇
給別人一點掌聲
一個在巴黎旅遊的外國人,在車站附近遇到一個街頭賣藝者,其琴聲悠揚,令人感傷,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圍的人紛紛向錢罐裏丟錢,有的麵額還不小。轉眼功夫,錢已裝滿罐子。但賣藝者臉上並沒有一絲欣喜的表情。
“已賺到不少錢了,他為什麼還不快樂?”旅遊者望著賣藝人那依舊憂鬱的麵孔,疑惑的問。
“也許他需要掌聲吧。”她的朋友淡淡地說了一句。
旅遊者的心被觸動了,她緩緩抬起手來,為之鼓掌。果然,賣藝人那張黯淡瘦削的臉慢慢綻開了,眼睛裏還溢出了感激的淚水。
不錯,賣藝者心底的最終期待是掌聲!
前隻不過是別人因可憐他而給予的一種恩賜,而掌聲則是對他人生經曆的讚許和鼓勵,使真正發自內心的無私認可。
人生旅途往往險峻崎嶇,布滿荊棘,不幸、災難隨時都可能降在頭上,人為了生活不得不與之鬥爭。在鬥爭的過程中,難免會墜入危難的境地。此時,最好的幫助就是給予一點掌聲,為之喝彩,因為這能給人以生之動力和生之信心。
這掌聲能幫助一個水手在黑暗、廣袤的海洋中找到希望之燈;這掌聲能使一個求知者在斷壁懸崖邊找到通幽之捷徑;這掌聲能使一個絕望者的“冰心”解凍,重整生活之旗鼓。
這掌聲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關注,得到了讚許。他們因為有了掌聲而倍感欣慰,他們也因為有了掌聲而信心百倍。
你的舉手之勞或許正是別人的真正需要,不要吝嗇你的掌聲,慷慨賦予吧,它會給別人帶來快樂,或許是一切。
心靈溝通
知道為別人喝彩,為別人鼓掌,才是真正的欣賞。其實人需要理解,更需要鼓勵。幫助別人不一定都是物質上的,精神上的安慰更令人珍惜。
流淚是因為真誠
讀到一篇回憶高爾基的文章。作者記述他四次見到高爾基流淚的情景。
一次是得到了契河夫去世的消息之後。那天還有人放煙火。高爾基出來勸阻他們說:“別放了,契訶夫去世了。”聲音顫抖,近乎哀求。
一次是在放電影的時候。銀幕上一個小孩在鐵軌上睡著了,一列火車正隆隆駛來,一隻小狗冒死迎著火車跑去營救。高爾基為這隻忠勇的小狗流淚。
一次在斯莫爾尼宮的群眾集會上。大會結束,全體起立高唱《國際歌》,高爾基熱淚盈眶。
一次在彼得格勒火車站。高爾基準備坐火車出國,站長說火車司機和司爐工想見他,高爾基欣然同意:“那太榮幸了,那太榮幸了!”他握著火車司機的粗手,哭了。
流淚是因為赤誠。我喜歡流淚的高爾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白癡》第四部第七章,寫到梅什金公爵參加一個上流社會的聚會,不慎碰倒了一隻漂亮的中國花瓶之後,顯貴們都瞧著他笑,而且笑聲越來越大。獨有在笑聲包圍中的“梅什金公爵熱淚盈眶”。
就在這一章裏,這個流淚的公爵對那些曾經高聲大笑的貴族說了這樣的話:“我不明白,怎麼能走過樹木卻不因看到它而感到幸福?怎麼能跟人說話卻不因有他而感到幸福?哦,我隻是不善於表達出來……美好的事物比比皆是,甚至最辨認不清的人也能發現它們是美好的!請看看孩子,請看看天上的彩霞,請看看青草長得多好,請看看望著您和愛您的眼睛……”
流淚是因為純真。我喜歡流淚的梅什金公爵。
心靈溝通
晶瑩的淚珠是赤誠的心,它一顆一顆的滑落,昭示著純真;
剔透的淚線是赤誠的河,它一彎一彎的流過,吟唱著執著。
有感於“富門寒教”
據載:美國的洛克菲勒是世界上最早擁有1 0億美元以上資產的巨富,但他對子女的零花錢卻卡得很緊,注意培養孩子勤儉持家的作風,這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有的當上了副總統,有的成了銀行總裁和實業巨子。洛杉礬一位有5000萬美元資產的艾榮,強迫兒子過流浪漢生活。台灣著名塑膠大王王永慶,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對孩子的零花錢嚴加限製,不許孩子亂花一分錢。以上事例,可渭“富門寒教”的典型。
近年來,改革的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家長和孩子花錢大手大腳。在蘇南的經濟發達地區,一些中小學生“披金戴銀"已不新鮮,據蘇、錫、常地區20所中小學抽樣調查顯示,戴各類首飾的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分別占學生總數的18%、22%、25%。有些學生宿舍公寓化,家長為孩子提供“一條龍服務”。“校園大款”鬥富、比闊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據報道,溫州市7至15歲的孩子年均消費在2500元以上。盡管家境並不富裕,可家長寧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小皇帝” “小公主”的消費欲望。以為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定能“爭氣”,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從而光宗耀祖Q而孩子並不知道錢的來之不易,把自己的精力不是放在學習上,而是追求享受,不思進取,花大量的金錢去“追星”,去玩電子遊戲,在吃喝穿戴上花精力,磨時光。民謠說他們“了解鄭智化,不清楚鄭成功;熟悉毛阿敏,不知毛澤東,"試想,這怎能理解和發揚毛澤東提倡的艱苦奮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