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高層建築工程技術及設計思想的研究
工程建設
作者:王超
【摘要】隨著高層建築的自身發展,人們對高層建築中建築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首先對高層建築中的總體設計進行概述,對高層建築分類設計進行分析,同時從建築防火、電氣以及防雷擊等三個方麵的內容,淺談高層建築中安全保護設計。隨著高層建築的迅速發展,結構理論和建築技術也不斷得到提高,高層建築結構形式也開始趨於多樣化發展,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但是也隨之出現了很多在高層建築設計方麵的問題。在作為城市風景線的同時,高層建築還麵臨著如何搞好高層建築設計的問題,如何多方麵實現高層建築設計的完善是目前高層建築設計所追求的主要理念。
【關鍵詞】高層建築設計 分類建築 超高層現狀 新材料應用
一、高層建築整體設計
(一)主體設計
高層建築設計中的一個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實現建築本身的生態節能。首先對於高層建築主體的下部分裙房而言,雖然其裙房的建設對整個城市影響較小,但是對街道的尺度以及人性化空間的創造等方麵的影響都很大。高層建築的下部門裙房在立麵設計上一般跟高層建築的上部立麵不同,在建築設計當中需要比較細致的設計,要將下部裙房設計的比較多樣化,以免顯得過於蒼白。同時裙房還要進行一定的人性化處理,原因在於群眾的視覺一般接觸到的都是高層建築的裙房部分,同時裙房對人們所產生的街道空間感的影響以較大。而對於高層建築的中的樓頂對整個高層建築的設計形象又起到了個性化體現的作用,雖然對生態環境的意想不到,但是它們體現的是高層建築的標誌性和獨特性,因此在樓頂的設計上也不是不容忽視的。
(二)處理手法上的巧妙運用
在實際的建築設計過程中,高層建築設計中的塔樓部分雖然在設計上沒有很大的變化餘地,但是在高層建築的底層部分可以通過一些巧妙的處理來實現對空間形式上的豐富,在實際的建築設計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層架空和入口縮進的處理方法。
二、高層建築中的分類建築設計
層入口。首先高層住宅的底層入口處一定要避免設在當地冬季主導風的迎風麵,而在我國的南方地區,由於比較炎熱,因此底層入口可以全部或者是局部架空,避免對夏季通風的妨礙。
建築圍護。由於人們在高層建築商居住多半都會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因此在高層建築設計中一定要注重建築維護的安裝,從而給居民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同時在高層住宅的窗戶設計上,由於高層的風壓過大,一方麵會對外窗開關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對人們擦玻璃的同時產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設計上應該設計為推拉的啟閉方式。
服務設施。高層住宅建築在設計上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建築的服務設施,要在建築底層入口處設置大樓管理人員的值班室,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間電梯緊急呼叫裝置、公用電話以及值班人員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時還要在大樓內外設計分戶信箱以及車輛的存放處,在具體的分戶信箱的尺寸安排上,應該大於300mm,同時要保證對牆麵麵積占用較小的基礎上與牆麵垂直。
三、超高層建築的現狀
高度超過60m的建築物,需受到日本建築高層評委的評審,並通過建設大臣的認定後,方可允許建造。從日本《建築通訊》上刊載的這些建築物的有關數據資料,可以看出,除塔狀構築物及煙囪等以外,高度超過60m的建築物,日本現在(1998年1月)有1 000棟以上,其結構類型:純鋼結構(S結構)為60.6%;下部為鋼-鋼筋混凝土結構(SRC結構)、上部為S結構(S+SRC結構)為3.8%;SRC結構為21.3%,以RC(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層住宅為主的建築數量不斷增加,且比率達13.9%。高度超過150m以上的建築物,已有65棟,其中S結構占84.6%;下部為SRC結構、上部為S結構占6.2%;SRC結構占7.7%,從而可以看出超高層建築以S結構為主的變化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