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陵春(1 / 2)

大周隆啟十三年二月十四,黃道吉日。

江南道物寶天華王氣蒸蔚,是人間最繁華風流的地方,站在聞名遐邇的秦淮兩岸便可以看見無比晴好的天空,藍澄澄的如一汪碧玉,沒有一絲雲彩,偶爾有大雁成群結隊地飛過。

鴻雁高飛,據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預兆。

和風熏人,樹影窈窕,秦淮河邊一株枯死的柳樹下,一名月白衣衫,容貌清朗的年輕人手中拿著一根油光水滑的筆直魚竿,身下坐著一張舒適的竹塌,眯著眼瞧著那些遊人浪蕩子徘徊於花柳之間,與畫舫上或斜溜秋波或嫣然獨笑的姑娘們淺談風雅。

飽讀聖賢書的名流雅士凜立舟頭,折扇輕搖,吟誦著慷慨激昂的燕樂辭賦,似乎想與倚欄獻媚紅肥綠瘦的美人們來場靈肉合一的深層次交流。

至於隱約在珠簾之內的富賈千金,巧呈窈窕之姿,端的是嫩臉修蛾,脂粉香撲鼻,偷偷打量著來來往往衣冠楚楚的風流才子,挑選著意中小郎君。大周朝重農抑商,唯獨在這形勝金陵城本末倒置,其中不免有士子素喜怡遊秦淮風月的推波助瀾。

詩會,曆來是你儂我儂,卿卿我我的風月寶典與噱頭。

“男兒腹有詩書千萬斤,不及女兒胸前二兩肉……”

李蘭懶散地打了個哈欠兒,對這些見怪不怪,兩世為人,他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享受人生,再沒有什麼理想抱負,再沒什麼雄心壯誌,隻想在這個類似於華夏古代的世界安安穩穩過好自己的懶散生活,養一條忠實的老黃狗,找個秀外慧中的姑娘以桃花為誓,結草為冠,如磐石蒲葦不相離,可以攜手看看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過著沒羞沒躁的悠閑自在生活,直到有一天夕陽斜照,不知不覺,此生就共了白發。

想到這裏,李蘭閉了閉眼睛,一頭烏發被風吹起,有幾絲零散地覆在蒼白的麵頰上,使得整個人透出一股深邃的滄桑,不免感慨前塵往事如煙如塵,仿若雲散水涸,不複重來之日。

前世的李蘭隻是個普通人,一個為了名與利四處奔波的普通男人,為了得到上司的賞識,也為了得到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的機會,他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瘋狂的工作,真正做到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至少他的努力得到相應的回報,終於脫離了每天吃泡麵的苦海。

而身為千萬房奴的一員,李蘭更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借了一屁眼子債在臨近地質公園的首都五環邊買了套四十八平米的蝸居,還特麼是建築麵積,簡直哭暈在廁所。百般勞累,結果在某天加班時,終於猝死在辦公室裏。

李蘭剛剛恢複意識時,他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穿越了,因為他的腦子中除了自己的記憶外,還多了另一個人的記憶,這個人同樣名叫李蘭的書生,師從前代鴻儒梅老先生,而大周非彼大周。

梅煮雨這位學博天下的一代宗師,雖然受召入朝教習諸皇子,但亦不忘設教壇於宮牆之外。在他座前受教之人富貴寒素,兼而有之,並無差別,一時名重無兩。然而當年不知為了何故觸怒天顏,以太傅之身被貶為白衣,憤憤離京,鬱鬱而亡,誠是天下士子之痛。

書生本是孤兒,自小被老太傅收養,身兼梅老先生的關門弟子,可以說是亦恩師亦慈父,老太傅溘然長逝之時,他遠在京城正準備參加朝試博取功名,得知這件事後,當場吐血倒地昏迷,醒來後更是錐心刺骨,竟是長跪恩師墓前不起,發誓守靈終生。書生身子骨兒本來就虛弱,痛哉哀哉,兩年下來身體也垮了,再加上春冬交替,氣象無常,前天書生便追隨恩師慈父去了,這才有了現世的李蘭,他的年齡神奇地變成了十七歲,三十歲的思想意識也一並融入了這個空洞無物的身體,也是從這一天起,他決定開始享受人生,輕鬆愜意過好這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