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下時間:2004年
除了大名鼎鼎的IBM和索尼之外,實際上對於一些上了歲數的老電腦用戶,以下這些名字當年同樣也是大名鼎鼎,比如。
在2001年正式進軍筆記本領域,並於次年成功殺入國內筆記本電腦五強,年銷量達到兩萬台。作為當時國內唯一一家擁有液晶屏核心技術的企業,實際上有著其他廠商無法比擬的優勢。收購冠捷成為多元化道路的重要轉折,也正是因為這次嚐試,導致了的債務累計激增。隨著競爭日益激烈、中低端產品的急速降價、周轉資金不足、南方市場開拓不利等諸多因素,終於在2004年不得不選擇退出筆記本市場,這個昔日的五強隻能麵對失敗的現實。
下一個會是誰?
大批PC廠商在2004、2005年之間倒下,可以說形成了相當大的浪潮,當時的市場環境讓廠商們不得已選擇了放棄的決定。而反觀現今,曆史似乎驚人的相似,2013年成為PC曆史上最為慘淡的一年,在這樣的契機下老牌勁旅索尼尚且為了自保業績而放棄了PC業務,我們甚至可以猜想到,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許會有更多的廠商按捺不住衝動選擇放棄,那麼下一個徹底放棄PC業務的會是誰呢?
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的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隻有優質的產品、服務和合理的價格讓消費者得到滿意,消費者才會將業績反饋給企業,所以實際上產品本身才是企業賴以生存的關鍵。如果說在目前的市場格局、產品影響力下,誰可能會是下一個退市的筆記本廠商,那麼也許BenQ、七喜中的一個或許最有可能重走“先烈”的老路。因為從產品的數量上和受歡迎程度上,兩個品牌均名存實亡,遊走在放棄的邊緣。
而如果拋開兩個名存實亡的品牌來看,目前筆記本市場上可能會率先放棄筆記本的大廠也許將是三星,根據三星目前的經營狀況,PC事業實際上已經嚴重的拖累了整體的步伐,產品的更新速度相較其他品牌也相對較慢,與移動的手機和平板業務的業績更是無法相比擬的。如果說三星希望的發展方向是繼續保留自家品牌在筆記本領域目前的形勢,想繼續謀求長遠的發展那麼三星也許會考慮即使在情況不佳的情況也保留PC業務。但如果三星希望的發展道路是希望謀求利益的最大化,那麼三星就很可能放棄PC事業,將資金更為有效的利用在移動設備的研發和生產上。不論如何,作為一家韓係大廠,三星隨時都有可能放棄PC事業。
有離開,就有加入,市場的規律會自行淘汰實力差、產品差、服務差的企業,而技術強、產品好,服務也不差的廠商在離開PC市場後的一段時間又惦記這塊兒市場的也大有人在。
隨著Win8.1係統、穀歌Chrome OS係統和硬件技術的刺激,筆記本市場也變得漸漸熱鬧起來。對於有實力的廠商來說這是一個契機。機會麵前LG、NEC等一批有實力的大廠紛紛選擇回歸筆記本市場,即將推出一係列符合當下消費者需求的新品,產品頗具亮點,產品品質也有保證。
未來的PC操作係統趨勢是在雲端,操作係統的格局有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先行一步的Chromebook很有可能未來會成為雲端Windows的有力競爭對手,如果能夠搶占先機獲得較大份額的Chromebook市場,也許LG和NEC就能夠憑借著Chromebook價格上的優勢迅速上升,以至於顛覆目前的PC市場格局。當然LG和NEC這樣的廠商最終能否成功還是要取決於他們對產品的態度和對消費者的態度。隻有產品過硬,消費者認可才是品牌強大的根本法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