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超越平庸,從優秀到卓越(1)(1 / 3)

不要滿足尚可的工作表現

最出色的員工是那些永遠不知滿足的員工。因為永遠不知滿足,所以他們才能在工作中始終堅持積極進取、努力奮鬥的精神,也才能夠來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

很多職場中人都認為,自己所幹的活對得起工資就可以了,這幾乎成為了現在的職場流行病。不信你可以隨便問問你身邊的朋友:“你工作怎樣?”得到的答複可能會千篇一律——“還可以吧”。剔除這裏麵的謙虛因素,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出,大多數人隻滿足於工作表現尚可的影子。

對於普通的職員而言,我們也許並不能要求太多;但對於一個想在場中有所作為的員工來說,有了這種思想,也許就注定了你不可能實現自己美好的職業理想。

一名真正優秀的員工,一定是一個不滿足於尚可工作表現的員工。因為隻有不滿足於平庸,才會激勵其自動自發地追求最好,也因此才能成為企業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我們並不否認,沒有人可以做到完美無缺。但我們必須清楚,當一個人不斷增強自己的力量、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的時候,他對自己要求的標準就會越來越高,能力就會越來越強,這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收獲。

作為一名員工,如果你渴望得到企業的重用,如果你希望讓你的老板覺得你是不可取代的,那麼你就一定要從內心決定做第一。隻有這樣,在你的意識中才會有信心做到盡可能的完美,你的個性也才會真正成熟起來。

如果一個人得過且過,從不追求卓越,從不想主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認為自己所做的工作隻要不被領導批評就可以了,他是不會被領導重用的,升職和獎勵永遠都隻會是鏡中花、水中月。

不滿足於尚可的工作表現是一名卓越員工的必備素質,擁有這樣的工作心態會使你把自己的工作帶到最完美的境界。也許十全十美永遠難以企及,但是,隻要你是在不停追求,你就不會在起點原地踏步,你將會不斷進步、不斷超越自己。

卓越員工的成功來自於對完美的不斷追求,來自於積極努力地把每一項工作做一到最好。他們比一般員工更能吃苦、更努力、更勤奮,所以最終他們取得的成就也更高。甘於平庸的員工,總是不思進取、滿足現狀。他們做事一味應付,不求完美,所以他們隻能永遠平庸。

也許你一開始隻是一名不起眼的實習生,後來做了秘書,然後又當上了主管,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斷追求的基礎之上的。如果你真正擁有這種品質,那麼請相信,總有一天你自己也會成為老板。

最出色的員工是那些永遠不知滿足的員工。因為永遠不知滿足,所以他們才能在工作中始終堅持積極進取、努力奮鬥的精神,也才能夠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

案例

諾思克利夫爵士是倫敦《泰晤士報》的大老板,被譽為新聞界的“拿破侖”。最初在每月隻能拿到80美元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處境非常不滿;後來,《倫敦晚報》和《每日郵報》都成為他的所有,他還是感到不滿足;直到他得到了倫敦《泰晤士報》之後,他才稍稍覺得有點滿足。

即使成了《泰晤士報》的大老板,諾思克利夫爵士還是不肯“善罷甘休”。他要利用《泰晤士報》“揭露官僚政府的腐敗,打倒幾個內閣,推翻或擁護幾個內閣總理,而且不顧一切地攻擊昏迷不醒的政府。由於他的這種大膽的努力,提高了不少國家機關的辦事效率,在某種程度上還改變了整個英國的政府製度”。

諾思克利夫爵士對於那些自我滿足的人是很反感的。有一次,他在一個他從未見過的助理編輯的辦公桌前停下來,和那個助理編輯聊了起來:“你到這裏來有多久了?”

“將近三個月了。”那個助理編輯答道。

“你覺得這裏怎麼樣?你喜歡你的工作嗎?對我們的辦事程序熟悉了嗎?”

“我很喜歡我現在的工作。”

“你現在的薪水是多少?”

“一星期5英鎊。”

“你對現在的狀況滿意嗎?”

“很滿意,謝謝您。”

“啊,但是你要知道,我可不希望我的職員一星期拿了5英鎊,就覺得很滿足了。”

如果取得一點成就就感到滿足,那麼你自身的能力很快就會停滯,你的事業也將裹足不前。詩人格斯特曾說過:“現在的自己是永遠有待完善的。”永遠不知滿足的卓越員工清醒而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積極尋求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方法,並且為了促進自身進步,不斷做出努力。最終他們成功了,他們超越了平庸,改善了現狀,完善了自我,成為激烈競爭中的優勝者。

而另外一些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的員工之所以不能超越平庸、實現完美,原因就在於他們太容易滿足了!從事一份悠閑的工作,終其一生拿那麼一點點薪水,每天總是做著同樣的事情,一直到被淘汰掉為止。他們以為人的一生所能獲得的東西也就這麼多了,他們對眼前的處境和自我能力等都感到十分滿足,於是他們最終隻能得到這些令他們滿足的東西。

太容易滿足則不思進取。企業的發展和進步需要更多積極進取的員工來實現,更多的成就和業績需要那些不斷超越自我的員工來創造。永遠不知滿足才能超越平庸、成就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