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四麵楚歌(2 / 2)

大家‘哄’地笑了,因為他說的是個東嶺鄉的小典故,說啊,解放前東嶺鄉有一個小財主娶了兩個老婆,一開始他和兩個老婆輪著一個月換一次睡覺,兩個女人都嫌時間長,於是改成半個月換一次,兩個女人仍然嫌時間長,後來改來改去,怎麼都不如意,一直改到與一個女人睡了前半夜,與另一個女人就在後半夜睡。

一天晚上,這小財主與小老婆睡到三更天,被大老婆從這個熱被窩叫到另一個熱被窩,沒有多久,就大哭大鬧起來,直吵得左鄰右舍都睡不成覺。

鄰居大娘來勸他們,這大老婆哭訴說:“他和那個小妖精幹了半夜,也不留點勁給我,那玩意兒成了小軟蟲,幹抿也抿不到裏邊,叫人都快急死了,大娘啊,換成你,你也不願意呀!”

那大娘扭頭就走,再也不來勸架。

大家都在笑,夏文博現在哪裏有心情聽什麼笑話,有點不高興地說:“老徐,不要鬧了,你說說集資的困難在哪裏?”

徐副鄉長有點尷尬地說:“夏鄉長,我說的是這個意思,咱東嶺鄉是山區,群眾的底子很薄,集一次資時,大家還能承受,不出一個春上,攤派兩次錢,恐怕群眾不會接受。”

旁邊的幾個老同誌紛紛表示讚同,說:“夏鄉長,廣大群眾手裏真的沒有那麼多的閑錢。”

夏文博想想,大家說的確實有道理,又讓汪翠蘭說說用些什麼辦法。

汪翠蘭本也是馬上要調走的人了,也不願意在得罪人,就支支吾吾的說了些沒用的話。

夏文博無奈,隻好問另一個從鄉武裝部提上來的副鄉長。

這小子到是提出了一個思路:“夏鄉長,我們這裏礦山多,再加上最近的旅遊項目修建,常駐在東嶺鄉的車輛就更多了,你們二位領導看看,是不是可以從這上麵做一些文章?”

萬子昌一拍大腿:“對對,這倒是一個好方法。”

夏文博聽了也覺得有點道理,修路還不是為了這些車輛的方便啊,於是,大家當場估算了全鄉目前常駐的大小車輛,做出決定:每輛大車出一千元,每輛小車出五百元,每輛拖拉機出三百元,每輛自行車出十元。也就是說,凡是帶軲轆的都拿錢來,隻有走路的不用拿錢,因為從用腳走路的人的角度看來,修不修柏油路麵沒有關係,兩隻腳不僅可以走路,還能夠上樹呢。

大家對這種方法沒有太大的異議,萬子昌就讓辦公室以鄉黨委、鄉政府的名義起草文件,準備動員會議的材料。

夏文博事後心情總覺得有些鬱悶,原來他心裏想的是辦實事、辦好事,認為那樣一定會得到幹部群眾的熱烈擁護,誰知道真正幹起來,並不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局麵。

雖然也有了具體的方案,但夏文博心裏就不是個滋味,既然黨委會上已經定下了調子,不再向全體群眾攤派集資,也就沒有必要開“八個全體”的動員大會,然而畢竟這次是個不小的集資任務,於是,夏文博決定會議隻開到村幹部這一級,由他們下去動員集資對象。

在會上,夏文博講了這麼幾個意思:一是“要致富,先修路”,列舉了本鄉因為道路不好,有限的資源潛力不能得到發揮的例子。二是講了這條路不是修不修的問題,而是如何修的問題,縣裏對東嶺鄉的支援是前所未有的,大家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三是講了這一次的集資辦法,誰受益,誰出錢,不能向群眾攤派,要求各村下去務必動員好群眾,把能夠收的資金抓緊收上來。

會議下來,好幾個村支部書記都到夏文博屋裏,說這錢不好斂,特別是有車的主兒,玩車差不多都玩窮了,各自欠了一屁股的債,再讓他們拿出這麼多的錢,恐怕很難辦到。

夏文博非常氣憤地說:“咱們鄉這麼多的車輛,這麼多的車主,誰不知道他們有錢?買台車,一天就能掙幾百元。說句不好聽的話,我經常聽說,司機們吃飯時,在路邊店摸一回“雞子”,也要上百元,這千把塊錢,少他媽的嫖幾回窯子就趕出來了。修好了路,走得最多、走得最快的,還不是這些車輛?叫他們出點血,就跟殺他們一樣,叫我如何也想不通。”

夏文博雖然這幾天境況不太好,到處都傳著他要下台的留言,但依舊還是餘威猶在,這一通軟裏硬裏的批評,連這麼粗的話都說出來了,顯見決心大,幾個支書也就沒有敢硬頂,隻虛虛地表示,夏鄉長,請你放心,我們回村裏加倍努力,力爭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