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老支書(2 / 2)

黃支書擔任柳家啞村的黨支部書記二十多年了。這麼些年來,黃支書像愛護自己的家一樣愛護著柳家啞村的一草一木。從他當柳家啞村支書的時候起,東嶺鄉的名稱不知道變了多少次,先是東嶺公社,後來又成了東嶺區,再後來又改成了東嶺鄉。

但是不管鄉政府怎麼改,柳家啞村這麵紅旗沒有倒過!

縣黨委、縣政府,鄉政府的領導像走馬燈一樣,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哪一茬的領導都對柳家啞村高看一眼、厚愛一層!那些已經退了休的老領導,還隔三差五地來找黃支書喝上兩盅哩!

想到這裏,黃支書竟然‘嘿嘿’地笑出聲來。是啊,別說在東嶺鄉,就是在整個清流縣,像他這樣德高望重、連續幹了二十多年村支書的也是屈指可數!

柳家啞村的群眾不管是比他輩份低的,還是比他輩份高的,沒有不尊重他的。這些年來,他黃支書為柳家啞村辦了多少實事、好事,又從外麵為柳家啞村掙回了多少麵子和好處啊!孩子們在縣城上學,還為自己是柳家啞村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現在的鄉黨委盧書記在黃支書的眼睛裏是一個精明人,思路清晰,特別是口才很好,同樣的話在盧書記的嘴裏說出來,那就是入耳入心,讓人聽得心裏熱乎乎的。

黃支書曾經從心裏豎起大拇指,這盧書記是曆屆書記中最棒的一個!看來,東嶺鄉要有一個大的發展了,隻要有了好的領頭人,就不愁事情辦不好!

但是後來,黃支書對盧書記的印象逐漸地發生了變化。在黃支書的想法裏,鄉黨委書記就應該經常到田間地頭,跟老百姓交流交流,或者經常到村幹部家裏,啦啦家常,也能聽到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曆屆的黨委書記都是這樣的,不然的話,鄉黨委怎麼來製定發展規劃哩。

黃支書經常莫名其妙地有一種期盼,盼望著盧書記能到村裏來,或者到家裏去,他有好多想法要跟盧書記說一說,如果盧書記能來,他一定會讓老婆把家裏最肥的大公雞殺掉,他要跟盧書記來個徹夜長談!

但是一年,兩年過去了,盧書記還是沒有來!黃支書的心涼了。他也沒少打聽了關於盧書記的事情,他不明白盧書記不到村裏來,在鄉政府大樓裏能幹成些什麼?後來聽說,盧書記正在研究工業興鄉的大戰略!

鄉政府已經在駐地附近的村征出來了一些土地,辦成一些工廠,到時候,農民在農閑的時候就可以放下手裏的鋤把子,到工廠裏當工人去!這可真是個好想法,許許多多的鄉幹部都被鼓動得熱血沸騰。還紛紛從不多的工資裏拿出一部分作為股份投入到鄉鎮企業裏去,到時候,他們也會像港台電視裏那些股東一樣,坐在家裏等著分紅了。

但是黃支書想不通,也許是自己真的老了,搞企業不是企業家的事情嗎,政府跟著瞎攙和什麼呢,聽說鄉財政還為鄉鎮企業擔保了銀行的貸款,那到底是企業家搞企業,還是政府搞企業呢?掙了錢也許皆大歡喜,可是萬一賠了本,這債該誰來還呢?財政的錢可不是哪個人的錢,那是國家的錢,是老百姓的錢啊!

黃支書很想找盧書記談談,也許自己是杞人憂天,但是作為一個黨員,一個幹了二十多年支部書記的老黨員,應該把自己的擔心向黨委書記提出來。

令黃支書想不到的是,他要找到盧書記可是太困難了。他連續三次到鄉政府去,都沒有找到盧書記,黃支書十分沮喪,甚至有一次跟一位機關幹部開玩笑說:“我找不到組織了。”

關鍵是,時間不長,所有的鄉政府企業都虧損了,有的直接賣掉,有的賣不掉就爛在了手裏,這一下,黃支書覺得還是自己有先見之明,對盧書記也就開始懷疑起來。

今天盧書記打電話,說夏副鄉長要來!

黃支書本是一個好客的人,夏文博也來過兩次,和黃支書還算談得來,但這次,黃支書決定不給夏文博任何麵子,要給的就是一個下馬威。

因為,黃支書聽到了一些風聲,說鄉裏準備把柳家啞村最好的一千畝土地流轉出去,聽到消息的時候,他還有些半信半疑的,但今天盧書記的電話一打,黃支書所有的神經都蹦緊了,他決定,自己一定要為柳家啞的村民,保住這最好的一塊風水寶地。

你不是來了一個副鄉長嗎?來就來唄,看你怎麼能闖過老子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