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古色古香(2 / 2)

這話聽得夏文博一陣一陣的激動和期待啊。

但小孩還是不吃,繼續玩著,東張西望的看著車裏的人,像是故意的對夏文博笑笑。

於是,少婦就不斷的說著小孩,讓他趕快吃。

而夏文博也就懷著真誠期待的心情,耐心的,耐心的等待著,等待著,他想,這小孩真好,不吃,不吃,就不吃,你一定要堅持下去,隻有這樣,我才有希望。

但是,她們還是讓夏文博失望了,她們直接給夏文博潑了一盆冷水,因為那個少婦根本都沒有兌現她的承諾,到一棵歪脖子樹邊的時候,女人喊一聲:“師傅停車!”她就掩上了衣服,裹好那對雪原,抱著小孩,連一個道歉的話都沒有給夏文博說,就那樣施施然的走了。

夏文博傻眼了,我的個娘啊,你真走了啊!不給我吃了?

大家想想,夏文博多失落啊。

就這樣搖搖晃晃的跑了兩個多小時,司機喊要到終點了,大家帶好直接的行李,準備下車。

夏文博放眼看去,前麵有一個不大的鎮子不大,青磚綠瓦,古色古香,據夏文博最近兩天在手機上查詢的情況,這個東嶺鄉啊,大概有二萬多人口,在整個清流縣來說,算是比較小的鄉,這個鄉地屬清流縣和其他兩個縣的交界處,也正因為如此,這裏的民風刁悍,解放前這裏的土匪居多,這裏很多人的爺爺,奶奶,三叔,五爸的都曾經當過土匪。

後來全國解放了,但這裏的人也還是經常會為上下水源,山林分界等等小事情展開械鬥,所以外地人也不大敢到這裏來做生意,都怕吃虧。

夏文博也不用問別人,車就停在離鄉鎮府不遠的地方,上麵那個牌子看的清清楚楚的,夏文博沒有急於進去,他先站在外麵把鎮子仔細的瀏覽了一遍,鄉政府的對麵是一條小河,這和其他鄉大抵相同,過去的人不會打井,都是靠著水源居住。

鎮子的外圍,南邊是一座大山,看上去鬱鬱蔥蔥的,北邊也是山,山上修了好多梯田,都種著玉米,單單從景色上來說,到還是很別致的,隻有西麵有一條大路,通往縣城,而東麵就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了,大概也最多能過一輛小車。

在南麵的山上,隱隱約約能看到一座寺廟。紅牆金頂,頂子上絕對不是黃金,但陽光這一照,依然閃閃發光。

這一點夏文博也從網上看過,說東嶺鄉還說很多人比較信這個,有的人生病了,也不去醫院看,反而喜歡找一些什麼道士啊,巫婆啊在自己家裏折騰一番,放幾聲炮,殺個雞,灑一圈雞血,最後不僅多花很多錢,連家裏的雞也被人家帶走了,說這是神雞,要帶回去念經。

念個辣子啊,回去絕對熬上一鍋。

不過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鎮子看著不大,卻也什麼都有,前麵是一個衛生所,糧站,農機產,銀行,文化館,工商所,稅務所等等很多的單位,這一塊相對人少,中間看上去人就多了,也繁華很多,大概是一條商業街,夏文博從這裏看不太清楚,但目光所及能看到鞋店、書店,賣食品的,還有門口晾滿了毛巾的美容店,這個夏文博最清楚了,那是美容店的招牌。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美容店還不少呢,好多門口都晾曬著毛巾,

要知道,沒有小姐這樣的美容店根本無法存活,光剃頭用的了這麼多?但既然有小姐,那就要有生意,不然小姐也留不住啊,所以夏文博暗自好笑,看來這裏的文化生活很豐富嗎?

好像最後麵街道上還有幾個四五層高的樓房,其中有一個上麵的牌子寫著什麼酒樓,有一個古代酒幡一樣的三角旗子在隨風飄揚。

夏文博伸一個懶腰,嘿嘿的笑了,還不錯嘛,這山清水秀的,挺好,挺好!

提著行李,他邁步走進了鄉政府的大院,院子也不大,中間修了一個花壇,順著花壇左右是幾排房子,都是過去的那種青磚瓦房,在最後麵有個三層的小樓像是新修時間不久,不過看著和院子裏的格調很不搭,說真的,夏文博還是喜歡這種古色古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