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軍議(中)(1 / 2)

自從在曹州城外被宗弼砍斷左臂,豪氣幹雲的智浹大師頗是消沉了一段時間。甚至一度有重回五台山為僧之念。

順便提一句,兩宋之交的五台山乃是著名的抗金基地,很多著名的義軍首領都是五台山僧,後世留名的就有楊善諾,楊浩,真寶大和尚,智和禪師,智浹大師等人,也算是佛門的一個異數。

不過畢竟是熱血未冷的佛門奇男子,智浹大師很快重新振作起來。雖然不能再上戰場殺敵,但做個護民軍參謀長依然綽綽有餘。薛弼善奇計,智浹大師則是大局觀較強。這次的軍事會議也是智浹鼓動嶽飛召開的。

智浹大師心中有個執念,就是擊潰金狗,斬殺宗望,替中山府百姓報仇,替知府詹度雪恨。

見嶽飛提到自己名字,智浹大師當即大步走上台子,雖然左邊僧袖飄蕩不定,雖然臉色蒼白,依然有虎行之勢。智浹大師衝著台下軍將單手施禮。“兄弟們,既然嶽帥讓我說幾句,那我就簡明扼要地說幾句。如今天氣炎熱,戰事停歇,但各軍練兵不能停。希望今年冬天到來時,我們能擁有十萬精兵。十萬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的護民精兵!”

“說得好!”嶽飛大聲讚道,“凍死不拆民房,餓死不擄掠百姓。隻有這樣的軍隊,才不負護民之名。希望各位弟兄牢記智浹大師的話!”

牛皋在台下大聲叫道,“嶽帥,智浹大師,軍紀人人都曉得,不用再強調了。接著說要緊的吧!”

智浹大師指著牛皋說道,“還是牛師長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啊!嶽帥,弟兄們都等著封官晉級呢!”

數百軍將歡聲雷動。雖然很多人己經猜到,但沒有得到嶽飛的確認之前,一切尚未成定局。畢竟護民軍地位尷尬,雖然實質上已是一方軍閥,也和朝廷實質決裂,但名義上依然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團練使,使用的年號雖不是新帝的建炎年號,卻是被俘去北國的欽宗的靖康年號。如今護民軍控製了大半個中原,再加上民心所向,嶽帥就是稱帝也有資格了。君不見鍾相隻占了大半個荊湖南路,已經要鬧著建大楚佛國了嗎?

惟一讓諸將吃不準的是,嶽帥好像沒有自立的心思。因為無論是嶽飛,還是李八少,都沒有給諸將暗示。相反還總是痛陳帝製之危害。若是嶽帥漏出稱帝的口風,一百個黃袍也做好了!

別看現在很多儒生罵嶽帥為逆賊,嶽帥一旦宣布自立,肯定會有很多善於投機的儒生哭著喊著來投靠。

台下諸將中,最盼嶽飛自立的是韓常羅延慶張累為首的出身世家的軍將。他們之所以拚了命地跟金狗幹,可不隻是為了保家衛國,還想掙一個榮加子孫的開國元勳。

來應天府的路上,羅延慶和張累就認為護民軍若想進一步發展,必須自立。要不然,很多立功的將領根本得不到提升,掛著都頭的銜,幹著團長的活。一天兩天還行,若是時間長了,會讓很多軍將感到失望。

嶽飛雖然不知道諸將的小算盤,卻也明白護民軍要擴大編製了。很多將領參軍時隻有一腔熱血,隻想驅逐韃虜,還我河山,可隨著護民軍的擴張,很多人就起了名利之念。

有名利心很正常,畢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就連嚷嚷著功名於我如浮雲的孔子,不也坐著馬車周遊列國跪舔君王嗎?

嶽飛理解諸將的心理訴求,所以他決定滿足他們。不過卻不是一些人渴望的稱王稱帝,而是重組護民軍,重列軍製。

“弟兄們,此次軍事會議,主要是討論一下軍製問題。如今我護民軍正軍已有十萬餘人,輔兵將近二十萬,必須重新整編。各位弟兄的職位,需要調動的,自然也要調動。”嶽飛也不想再賣關子,當即開始宣布護民軍的新型軍製。

護民軍名號不變,隻是由護民軍團練改為護民集團軍。共設十二個軍階,簡明扼要,一改皇宋的疊床架屋的五十四級軍階。十人為一班,五十人為一隊率,十隊率為一都,十都為一團。三團為一師。步兵師一萬五千正兵,一萬五千輔兵。騎兵師八千騎為一師。

嶽飛自任護民軍大帥。大帥之下,新設三個軍團長。每個軍團長下轄五個師。三個野戰師,兩個常規師。

三個軍團分別是燕雲軍團,江淮軍團,和東海軍團。燕雲軍團,軍團長牛皋,下轄傅選的騎兵第五師,梁興趙雲的騎兵第六師,蕭山羅延慶的苦役軍第八師,闖先生的步兵第五師,王貴的步兵第二師。外加畢進的抱犢寨獨立師。

江淮軍團,軍團長張憲,下轄趙宏的騎兵第一師,董先的騎兵第二師,張累的騎兵第三師,嶽翻的步兵第一師,花朝西的步兵第三師。另外還可節製嶽亨的斥候師。

東海軍團,軍團長張橫,下轄張青的水軍第一師,李寶的水軍第二師,石敢當的水軍第三師,辛讚的步兵第四師,柳進士的步兵第五師。另加孟邦傑的京東路獨立師。張青是張橫的副手,石敢當則是徐州石家的人,也是經年出海的水上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