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沒錢了(3 / 3)

“李老有什麼好辦法?”嶽飛急切地問。

李八少隻說了兩個字,“加稅。”

看到嶽飛有點愕然,李八少當即條理清楚地分析道,“據兩地商稅司統計,如今光是應天府一地,就有八萬多家商戶,徐州少一點,也有六萬多家商戶。雖然大多數都是小商戶,但日收入千兩的商戶也有五千多家,日收入破萬兩的大商戶也有數十家。如果我們可以加稅一成,絕對不會財政匱乏。就是再招十兵精兵,也足以豐厚供養。”

“商戶們會不會壓力過重?”嶽飛認為加稅是個辦法。但他首先考慮的依然是商戶們的生存問題。隻顧眼前的絕戶計無論如何是要不得的。

李八少哈哈大笑道,“鵬舉,你就是心太善了。我和石不遇都是大商家,黃縱的族人也有經商的,我們都知道護民軍管轄下的商人活得多自在。如今朝廷征收的是百三稅,就是價值一百文的貨物,征收三文錢。海貨和香料的稅重,征收什四稅,價值十文的貨物征收四文錢。我們應天府的普通貨物征收的則是什一稅,價值十文的貨物征收一文,比朝廷的稅收重多了,為什麼商人還是拚命地往應天府趕呢?就因為我們護民軍采用的是一稅製,貨物交了一層的稅後,可以護民軍的所有地盤上通行無阻。而朝廷呢,表麵上征收了三文錢,可是他們卻是過一縣就要重征一次,甚至過一鎮就要重征一次。還有什麼過橋費,過路費,花樣翻新的收。這樣下來,商人到最後交的銳就是百三稅,而是百百稅,甚至百二百稅。雖然這些錢最後都轉嫁到老百姓頭上,可是小商販的日子也是過得極為艱難,一次販貨失敗,可能就會淪為乞丐。”

李八少睜著一雙明亮的眼睛,非常自豪地說,“再看看我們應天府,哪個小商販的日子不是蒸蒸日上呢?哪個商家的財產不是正在成倍地往上翻呢?鵬舉盡管放心,我和石不遇都是大商家出身,更了解一個地方想要強盛,必須重商。我們不會幹殺雞取卵的蠢事。”

嶽飛聽李八少分析得頭頭是道,頓時也放寬了心。李八少忽然想起了什麼,開口問道,“鵬舉,胡商多是巨富。你們前些時清剿胡商時,一共抄出了多少銀子?”

嶽飛思索了一下,方才說道,“抄出了幾千件琉璃製品,以及一些胡人器物,至於銀兩,總共隻抄出了十幾萬兩,全部發還給先期戰死的流民家屬了。”

“不對!”李八少大聲說道,“胡商素稱巨富。我十幾年前來汴梁時,曾去過幾個胡商家中,金玉寶器之多,讓我這個大富豪都看花了眼。這些胡商仗著朝廷縱容,壓製本地商戶,獨斷專營,絕對積累了天量的財富。怎麼可能隻抄出這麼一點錢呢?他們肯定是把錢藏在什麼地方了!”

嶽飛見李八少說得如此肯定,不禁也動了心思。不過張憲的確很用心地在胡商居住的幾條大街查找了,為了找到藏在牆裏和地下的財富,還特意找了幾個慣偷出身的護民軍卒,去那些人家查訪,依然一無所獲。後來張憲查訪到胡人曾給金人送過十幾大車銀兩,認為胡人把錢財全送給金人,方才罷休。但聽李八少這麼一說,胡人肯定還有大批錢財藏在了秘密地方。

李八少撚著頦下的胡須,思考了一會兒,忽然問道,“有多少流民進了胡人大街?”

嶽飛看到李八少已經在懷疑流民私藏了錢財,當即搖了搖頭。“李老,那些流民絕對沒問題。”

既然嶽飛說沒問題,那肯定就是沒問題。李八少再次陷入了思索。

他這次來汴梁,雖然是來向嶽飛報告加稅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來向嶽飛要錢的。他以為張憲抄胡商,肯定發了大財。不說花上幾年,接濟護民軍幾個月還是可以做到的。

“胡商狡獪多詐,絕對在起事之前就把財產轉移到什麼地方了。”李八少依然肯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