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軍議(1 / 2)

靖康三年,二月十三日,吉倩王綱率領五百背嵬軍進攻鬼樊樓,被陶子思以炸藥伏擊,損失一百三十名背嵬軍。

二月十六日,駐守汴梁的河東名將,雙刀李成遇刺,死於大帳之內。李成副將飛天雕王俊指認吉倩王綱為凶手,以數千精兵圍攻吉倩王綱。三百七十名背嵬軍經過大半日血戰,方才突出汴梁。背嵬軍戰死二百六十名。僅餘一百一十騎,護送身受重傷的吉倩王綱回轉應天府。

二月十七日,董先率三千精騎,擊杜充於郾城。城破之際,曹成率五千騎軍從許州殺來,斜刺裏殺入董先軍陣。董先血戰負傷,三千精騎盡潰。董先率八百餘騎退回清河鎮。

二月十九日,宗弼率七千女真鐵騎,繞過曹州防務,突入虞城城界,卻不攻堅城,隻縱兵搶掠百姓,焚燒村莊。二日之內,連毀村莊二十七座,殺百姓萬餘。智浹辛讚率騎兵五千,步兵一萬,截殺宗弼,戰於虞城東十裏桃花鋪,不勝。

二月二十日,徐州傳來急報。韓世忠麾軍五萬,急渡淮河,進攻邳縣。韓世忠部將呼延通身披三層重甲,奮勇登城,嶽翻趙萬合戰呼延通,依然被呼延通擊敗。邳縣失守。朝廷大軍順勢進攻,再次兵臨徐州城。

二月二十四日,噩耗再次傳來。後路被斷的宗翰不但沒有回軍大名,反而率女真鐵騎六萬,奔襲開德府,三日夜不休猛攻,打破了開德府,滿城軍民盡被屠殺。

也就是在這一天,趙構在揚州府頒下旨意,直指護民軍為禍國賊寇,嶽飛李八少黃縱為賊首。

“應天百姓若幡然醒悟,擒三賊獻於闕下,則繼往不咎。若執迷不悟,天軍到處,玉石俱焚!望應天心懷忠義之士,悲天憫人之俠,奮雄威,揮魚腸,斬殺護民賊酋,以護應天之民。我呸!這個狗皇帝看來是鐵了心要滅我護民軍了!大哥,既然如此,咱們何不直接舉起反旗,反他娘的!”應天府衙之內,傷勢未愈的吉倩就像一頭受傷的猛虎,嗷嗷怪叫。“大哥,趙構不仁,咱們就不義!咱們就是要抗金,也要先把這狗皇帝滅了不可。這一次,如果不是朝廷大軍在西南二麵添亂,我們又何懼金國二路軍馬。咱們不能一味地抗金,卻被狗皇帝屢次背後捅刀子。這樣子下去,咱們不但護不了民,連自己都護不了!”

嶽飛坐在帥位之上,眉頭皺得緊緊的,手指不停地敲打著桌案。桌案上的沙盤上,代表紅色的護民軍旗幟被代表敵軍的黑色旗幟圍得水泄不通。看到這樣的局勢。一向心大的黃縱李八少也是愁眉不展。

不怪三人皺眉,如今應天府確實到了生死關頭。經過和女真二路軍馬的連月廝殺,十萬護民軍傷亡三萬餘人,元氣大傷。悍將寇成郭進戰死,八百背嵬軍又被吉倩王綱折了一半。偏偏金人和朝廷似乎有了什麼協議,四路齊攻應天府。如今麵臨數十萬大軍的壓力,不隻是低級將領惶恐不安,就連很多高級將領也是人心思動。生氣勃勃的應天府如今籠罩著一層絕望。如果不是朝廷亂軍數月前太過肆虐,說不定連應天百姓都會重起歸順朝廷的念頭。

黃縱扼腕歎道,“莫非我中原百姓隻有淪為金奴的命運嗎?大好河山,為何總有人甘願送與外邦呢?”

李八少冷冷笑道,“寧與外邦,不與家奴,自古皆然。隻不過這位趙九比其他的皇帝更無恥罷了。父兄淪為牧奴,母親姐妹淪為妓女,都阻止不了他與金國結為聯盟。哼哼,看來在他心中,護民軍比金人還可怕。”

參讚薛弼一直沒有說話,隻是低頭想著什麼。他猛然抬起頭來,看著嶽飛說道,“嶽帥,四麵來敵,我們不能四麵出擊。因為我們沒有這麼強的勢力。依薛某看來,我們應該集聚全軍之力,先消滅一路敵人。”

嶽飛問道,“宗道可細細說來。”

薛弼用手指著沙盤上的旗幟,信心十足地說道,“數十萬大軍看似來勢洶洶,其實並不足懼。嶽帥請看,南路韓世忠率軍五萬,卻屯兵於徐州城下。以韓部之戰力,繞過徐州,由淮北進軍應天府,嶽翻趙萬絕對攔不住他。韓世忠極善用兵,絕不是無謀之輩。既然如此,他卻選擇了頓兵堅城。所以薛某斷定,朝廷和金狗的秘密盟約上,肯定是把我們護民軍的地盤給瓜分了。可能金狗隻願讓朝廷拿下徐州,不得染指應天府。隻有這個原因,才能解釋韓世忠的用兵。可是以徐州城之堅,糧草兵甲之豐厚,嶽翻趙萬之勇,堅守數月還是不成問題的。”

嶽飛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了。他看著薛弼笑道,“宗道的推算很有道理。繼續說下去。”

薛弼看嶽飛認同自己的推測,當即更有信心了。他用手指著杜充曹成大軍所在,不屑一顧地說道,“至於這些匪軍,更是土木瓦犬,不堪一擊。曹成雖然突襲了董先將軍,但在清河鎮一戰,董先嶽亨以三千七百騎兵,破杜充曹成聯軍四萬。單從這點看,董先將軍足以穩住西線。再說還有王天保的民兵師團五萬餘人充作後援。就算從壞處想,也是個僵持之局。如果從好處想,我認為董先將軍在半月之內必破杜充董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