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遇襲臥虎溝(1 / 2)

嶽飛離開相州的第二天,蒲察石家奴和金十三帶著四千精騎殺到了相州城下。可惜他們隻看到城頭上高懸的耶律馬五頭顱,以及被洗劫一空的金兵營帳。

蒲察石家奴氣得怒火萬丈,卻也拿相州城沒什麼辦法。畢竟他們都是騎軍,又沒帶攻城的器械。在相州城下逗留了兩日,結果就對上了薛廣的一萬步兵援軍。

雙方在相州城下一場血戰,最終兩敗俱傷。蒲察石家奴又傷亡近一千騎軍,無奈之下,隻能率領大軍回返衛州。金十三則在中途率百騎離去,不知所蹤。

至於薛廣所部,一萬步兵至少折了三千人。在最危急的時刻,薛廣的軍隊差點崩潰。幸虧薛廣率五百騎軍勇往直前,親自衝鋒陷陣,身受數創,總算穩住了自家陣腳。趙不試又派熊飛施全領城中一千精兵出城,逼退金軍,把薛廣接入了相州城。

不提相州城中悲喜交加,再說嶽飛一行,離了相州,不過二日,進入了太行山脈。望著綿延天際的蒼莽山脈,嶽飛百感交集,不由一聲長嘯。時已九月,秋風刺膚,山路兩邊發黃的樹葉紛紛飄落。

嶽飛一行,除了四百多背嵬軍,還有羅田二家精選的一百名家丁。二千家丁,金營一戰,傷亡過半。可是幸存下來的家丁卻都有了精兵的模樣。羅田兩家因為要舉家遷徒,老於世故的田滿倉暫時離了護民軍,親自護送家眷前往應天府。嶽飛本想把羅延慶派往開德府,協助智浹大師和王綱治理地方。但羅延慶卻自告奮勇要隨嶽飛上太行,會一會各路好漢。

這兩天行軍,羅延慶一直手持雙鐵槍,前頭開路。他剽悍的體形讓一些趴在山頭窺探的散兵遊匪自慚形穢,壓根不敢動其他念頭。

吉倩用手指著羅延慶的背影,對嶽飛說道,“嶽大哥,羅延慶真是一員悍將。”

嶽飛點點頭,“不錯。此人雖是世家子弟,但卻沒有其他世家子弟的惡習,重義輕生,算得上是真好漢。”

其實要論起對太行山地形的熟悉,羅延慶絕對比不上吉倩。要知道吉倩在太行山做過幾年山大王,也曾率領著數千小弟在山中耀武揚威。如果不是嶽飛說動吉倩下山,還不定此刻的吉倩正躲在哪處山寨喝酒呢。

嶽飛對太行山也不算陌生。在收服吉倩時,嶽飛對太行山地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研究。隻是自從相州從軍,無論是嶽飛,還是吉倩,都有兩年沒有踏上太行山脈了。

如今舊景重逢,兩人自然是心情複雜。特別是吉倩,進入太行山,他就開始尋找自己熟識的山民人家。可是他找了三家在山嶺僻靜處的山民,卻發現草屋早已傾塌,人跡全無。

吉倩漸漸收了那份訪朋問友的心情,開始注意起周圍山頭情景。此時的太行山裏至少聚集了上百萬流民。幾乎每個地形險要的小山頭,都會有山寨式的營寨出現。流民之中,有英雄好漢,自然也有打家劫舍無所不為的山匪惡棍。

不過無論是哪種流民,當他們望見嶽飛的人馬,隻會倒吸一口冷氣,然後關緊寨門,絕對不會生出搶劫的念頭。因為這五百人馬實在是太拉風了。不但是背嵬軍殺氣騰騰,就連前頭開路的一百家丁,也個個都披著鐵甲,威風凜凜。當然,讓這些山寨如臨大敵的則是背嵬軍挑起的一杆大旗。鬥大的“嶽”字隨著山風獵獵作響。如果放在半月之前,太行山好漢才不會在乎一杆嶽姓大旗,早就聯合十幾家小山寨擋在山路上,搶馬奪甲了。

可是如今他們看到這個“嶽”字,立即就明白,這肯定就是那支以四百人破金兵七千的護民軍了。什麼,你想打這支軍隊的主意?你知不知道這支軍隊的主將乃是湯陰縣的嶽無敵,一杆大槍,天下無對。你想打他的主意,還不如從太行山的最高處跳下去摔死。那樣你隻會拖累你一個,如果你打了嶽無敵的主意,整個山寨都要被你拖累。

正因為如此,所以嶽飛一行人深入太行山近百裏了,依然沒有碰見一點危險。甚至有英雄好漢還赤手空拳地攔在山路上,要拜見嶽飛,以表敬意。

麵對這些英雄好漢,嶽飛無不是親自下馬,平等相待。嶽飛認為,這些小山寨雖然多則幾百人,少則幾十人,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但這些山寨首領卻都是不肯降金做走狗的鐵漢子,就算武藝差點,也值得結交。

進入太行山的第三天,離二龍山已經不足二十裏了。正值中午,嶽飛的人馬走進了一條寬達數丈的山溝。這山穀名叫殺虎溝,溝內亂石叢生,兩邊山高百丈,陡峭無比。如果被人在這裏打了埋伏,那就萬事皆休。

雖然這幾天隻有前來向嶽飛表示敬意的好漢,卻沒有膽敢露出貪婪念頭的山賊。但嶽飛卻絲毫不敢大意。要知道太行山不比平原曠野,萬一不小心,被人困在死地絕地,可就萬事皆休。而這條殺虎溝就是這樣的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