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縱也在旁勸道,“鵬舉,智浹大師此言有禮。據智浹大師說,金人已在河北大舉調兵,大舉進攻就在眼前。我們必須全力對付金人,不能再和朝廷為敵了。”
嶽飛想了一下,方才說道,“人無傷虎心,虎有害人意。就算我們護民軍不想和朝廷為敵,朝廷也會與我們為敵。”
黃縱笑道,“來的路上,我已和智浹大師商議妥當,就以張俊這八千禦營前軍為質,我們逼著朝廷談判。鵬舉莫小看這八千禦營軍,這可都是皇帝的嫡係人馬。如今江南戰火四起,民亂如沸,韓世忠劉光世苗溥等人疲於奔命。皇帝絕對承受不住禦營前軍全軍覆沒的代價。”
嶽飛皺著眉頭思考了好一陣,終於同意了黃縱智浹的建議。反正自己也把張俊派出求援的人放了出去,如果張俊大軍真如黃縱所說的那麼重要,估計過不了幾天,朝廷就會派人來淮北。
反正這邊的事必須要速戰速決了。中秋將至,金人大軍即將南下,自己不能把上萬護民軍放在淮北。如果朝廷不派人過來,那就索性滅了張俊。哪怕朝廷再派大軍前來,憑自己對朝中諸將的了解,派別的將軍過來,張憲足以吞之,派韓世忠過來,張憲也足以拒之。
但是很明顯,黃縱揣摩透了禦營前軍在趙構心中的重要性。僅僅過了六天,朝廷就派了禦史左丞趙鼎前來,親自和護民軍談判。
趙鼎來到淮北之後,麵對嶽飛等人,不卑不亢。趙鼎首先提出要先看看禦營前軍,再議其他。嶽飛同意了趙鼎的要求。
趙鼎此人雖為文官,卻是鐵骨錚錚。並且不畏戰。他對亂軍亂民向來深惡痛絕。如果按他的意見,直接再派大軍剿了護民軍就是。但趙構卻受不了禦營前軍覆沒的損失,親自點將,命趙鼎前來談判。他之所以提出先看看禦營前軍,其實是想看看禦營前軍是否還有一戰之力。如果可戰,那就再和護民軍大戰一場。但是當他來到張俊大營時,才明白嶽飛為何同意他入營。
此時的禦營前軍哪裏還有一點皇帝親軍的威風,很多士兵走路都彎著腰,明顯是腹中空空。原來張俊大軍糧草已盡,很多士兵已經餓得拿不動兵器。
張俊得知皇帝派趙鼎前來,連忙迎出大帳,當即跪倒見禮,口中說道,“趙中丞救我。”
趙鼎皺了皺眉頭,他對張俊一向沒有好感。認為張俊這樣貪婪的軍頭隻會逼反天下百姓。但畢竟同朝為官,所以隻能捏著鼻子上前扶起張俊,口中笑道,“佰英何出此言?我觀佰英氣色良好,毫無性命之虞啊。”
張俊臉色一紅,原來軍士這幾天雖然每天一餐,張俊諸將佐可是一日三餐,毫無短缺,所以臉色紅潤,毫無大軍被圍的狼狽。
張俊也顧不得趙鼎言中譏笑之意,把趙鼎迎進中軍帳,打問朝廷打算。
趙鼎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佰英,你也算是沙場宿將,屢立戰功,怎麼這次如此大意,竟被一群民團圍住。萬歲視你如幹城,你這個幹城這次可是讓萬歲失望了。”
張俊羞愧地道,“中丞大人切莫小看這護民軍。不是俊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以護民軍之戰力,就算和金人漢兒軍相比,也不會差多少。我禦營三日前糧草已盡,如果趙中丞不能讓護民軍讓開一條路,八千禦營健兒即將餓斃於此了。”
趙鼎見張俊竟對護民軍畏懼如斯,不禁更是失望。奈何皇帝早有嚴令,必須救出張俊。張俊可是擁立趙構在應天即位的大功臣。為了日後同朝為官好相見,趙鼎也不再為難張俊。再說張俊此時處境如此狼狽,也沒有投降的打算。就憑這一點,張俊也不得不救。
趙鼎當即說道,“佰英且在營中靜待,我且去護民軍中走一趟。”
趙鼎來到護民軍中,稍稍打量一下軍容,當即心中震驚萬分。他感覺自己看見的不是民團,而是朝廷最精銳的大軍。人人披甲,精弓硬弩,長槍短刀,各有層次,營寨堅如鐵石。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士兵眼中透露的都是一種自信。麵對自己這個朝廷禦使,既無畏懼之色,也無崇敬之情,好象自己隻是一個平常的過路人一樣。
反而當嶽飛領著黃縱等人出來迎接趙鼎時,護民軍士兵望向嶽飛的眼神瞬間狂熱起來。趙鼎暗暗想道,此人既善打仗,又能得軍心,實在不可小視。
但是當嶽飛等人拜見趙鼎的時候,竟然隻是抱拳行禮,並無一個下跪,又讓趙鼎忍不住惱怒。趙鼎望著嶽飛,冷聲道,“嶽鵬舉,我也曾聽聞你在宗留守麾下呆過一段時日,難道宗留守沒教你朝廷禮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