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成哦了一聲,似乎剛剛恍然大悟,“原來你是想詐城。”
劉寶問道,“你怎麼看出來我們不是護民軍?”劉寶確實不明白這一點,因為騎軍奔馳時塵土飛揚,離遠了根本看不清人的麵目。等到能看清騎兵麵目的時候,再想關城門也來不及了。可是看永城縣的樣子,分明提前做好了準備。所以劉寶想看看自己的計策哪裏出了破綻。
寇成用手指著劉寶騎軍走過的地方,即將成熟的黃豆被踐踏得一地狼籍。寇成冷冷說道,“劉寶,你縱然奸詐,但你卻忘了我們這支軍隊的名字。我們是護民軍。我們的軍隊,無論是騎軍,還是步軍,絕對不會踐踏鄉民的莊稼。有踐一禾者,斬。而你的騎軍雖然也有走在路上的,但絕大多數卻是從大片豆田裏突襲而來,焉能瞞得過我。”
劉寶用奇怪的眼神望著城頭的士兵,心中暗想,世上真有這樣不擾民的軍隊嗎?可是看站在城頭的士兵,以及越來越多拿著武器站到城頭的百姓,劉寶就知道寇成沒說謊。護民軍在應天確實極得民心。
劉寶決定再試試勸降,他命中軍打起禦營前軍旗幟,然後對寇成說道,“我觀將軍智勇雙全,何必執迷不悟,和亂匪一路。不如開城納降,我劉寶對天發誓,絕對會在皇上麵前保你一功。”
寇成尚未答話,永城縣令劉文學領著幾十個衙役走上了城頭。劉文學打量了一下城下人馬,忽然驚喜地說道,“寇都頭,這真的是禦營人馬,是皇帝派來的人馬。快快開城接他們進來。要不然皇上怪罪下來,我們擔當不起啊。”
這劉文學原來是永城縣的一個秀才。因為縣令一幫人都被永城百姓殺了個幹淨,劉文學因為平時剛直敢言,頗得百姓好感,於是就被推上了縣令的位置。他為官清廉,頗受百姓好評。寇成對劉文學的印象也算不錯。但他沒想到劉文學竟然說出了開城納降的話。
寇成有點不敢相信地說,“劉大人,這支軍隊踐踏百姓快要成熟的黃豆,和土匪流寇沒什麼區別,我們可不能開門揖盜啊。”
劉文學不耐煩地說道,“寇都頭,皇帝親派大軍來救我們應天百姓,踩壞一點莊稼算什麼。永城鄉民肯定不會在意的。”說到這裏,劉文學抱拳衝城下的劉寶說道,“劉將軍,鄙人是永城縣令劉文學。我這就命人打開城門。”
劉寶哈哈笑道,“原來劉縣令和我是同姓。請劉縣令打開城門吧,禦營大軍可是奉旨前來平亂。”
劉文學立功心切,他本是一個屢試不第的秀才,雖被百姓推為縣令,但總覺得自己的縣令得來不正,沒有經過皇帝認可。如今見禦營大軍來到永城,當然想立個大功。可是劉文學再三命令寇成打開城門,寇成隻是沉默不語。
劉文學見使不動寇成,從鼻子裏冷哼一聲,就命令手下幾個衙役前去開城。但幾個衙役走到城門邊,卻被護民軍當場按翻在地。
劉文學大怒道,“寇將軍,你想造反嗎?禦營大軍親來永城,你為何不開門,反而要把朝廷大軍拒之門外。”
寇成不理會劉文學,他用手指著城外被踐踏的莊稼,大聲對站在城頭上的鄉民說道,“各位鄉親,你們願意讓這樣的軍隊進城嗎?此人口口聲聲一直說是來平亂,我倒想問問劉寶將軍,以及我們的劉大縣令,現在應天府亂嗎?應天府什麼時候有過這麼好的治安?如果你們願意讓這樣的軍隊進城,那我立即領著護民軍撤出去。鄉親們,你們願意嗎?”
劉文學不等城頭百姓回答,自己搶著說道,“當然願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雖然禦營大軍踩了些莊稼,但百姓們隻會深感皇恩浩蕩。寇都頭,你還是打開城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