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初定應天府(4)(2 / 3)

嶽飛情不自禁地說道,“好劍。”一看到這把劍,嶽飛就知道黃縱這把劍不是其他書生掛在身上用來做擺設的劍。頓時對黃縱有了幾分好感。

嶽飛打量寶劍的時候,黃縱同時也在打量嶽飛。

嶽飛身材不高,也不是特別壯實。但氣度驚人,坐在那裏不動,自有一股山嶽之勢。嶽飛皮膚有點黑,手掌很大,很粗糙,一看就不是出身富家之人。讓黃縱特別注意的是嶽飛的眼睛,明亮如鷹,卻又不一味犀利,眸子深處自有一種悲天憫人的色彩。

黃縱自負文武雙全,宣和年間中了進士後,不願意在京城排隊候補官員,就一人一劍,獨自遊曆中原,結交江湖豪傑。其時民怨沸騰,亂象已呈。剪徑小賊無處不在。但黃縱獨自遊曆了幾年,依然安然無恙,仗的自然是自己手中這把劍。

前陣子黃縱聽說康王在應天登基,就滿懷一腔抱國雄心前來投奔。沒想到剛剛走到應天府地界,就聽說康王南下建康,應天府被亂兵占據了。黃縱長歎一聲,正要離開應天時,忽然又聽說應天百姓自己成立了一個護民軍團練,隻用了二天時間,就把數萬亂軍主力驅逐出城。黃縱立時對這支護民軍團練產生了興趣。剛剛成立兩天,就能把數量超過自己幾倍的亂軍趕出城池,戰鬥力不是一般的強大。倒要看看這個團練使嶽飛是何等樣人。

結果剛一進城,就聽說嶽飛正在找人當知府。黃縱更好奇了。心說現在世道如此,那個人不是大權一把抓,哪有情願自己隻當團練使卻把知府位置拱手相讓的道理。各地各縣的亂軍頭領,哪個不是文武通吃,就算自己狗屁不通,還可以請幾個師爺幕僚呀。

現在,看到眼前的嶽飛,黃縱忽然覺得,自己遊曆江湖幾年來認識的一些名士豪傑,也許沒一個能和這位出身農家的相州青年相提並論。

嶽飛把手中長劍遞還給黃縱,笑著問道,“學士既來應聘知府,想必心中自有治理應天之法,可試言之。李老和我洗耳恭聽。”

黃縱把長劍入鞘,重新掛在背上,然後胸有成竹地說道,“嶽團練使既有所詢,學生自然不敢太過自謙。依學生之見,治理應天府,隻需四個字,簡政,放權。”

說到這裏,黃縱故意停頓了一下,看到嶽飛和李八少的臉色並沒有變化。於是繼續說道,“簡政者,不隻是汰除衙中冗員,也要汰除一些不合理的政策。立法之要,不怕過細過繁,隻怕不合人情,不盡人理。王相公變法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治定的一些政策太過不合情理。結果事與願違,保馬法不但沒有讓我皇宋多馬,反而更缺馬了。青苗法不但沒有保護百姓,反而讓無數農民破產。括田法不但沒有給朝廷增加耕地,反而讓更多百姓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嶽飛聽到這裏,狠狠地擊了一下手掌。他對王安石是一點好感也沒有的。因為正是在王安石的變法下,父親嶽和由一個擁有上百畝土地的富戶變成了一個佃戶。原因很簡單,嶽家的土地被括田所的看中,直接指為荒地,強行括走了。

嶽飛不明白王安石變化的深奧之處,他隻是憑直覺認為,王相公的變法好象不是為了強國富民,而是為了把天下所有財富集中到皇帝手裏,也是為了把天下所有權力集中到皇帝手裏。

所以王安石變法之後,朝中再無一個正直之臣。這絕對不是偶然的。至於六賊更是直接把皇宋送進了萬丈深淵。換做仁宗朝,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局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