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風雨欲來(1 / 2)

山西境內長城有五大關口,一曰雁門關,位於代州城北二十裏。一曰寧武關,乃古樓煩關,趙武靈王於此地設立關口,以禦匈奴。一曰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臨黃河,因為東仰西伏,故名偏頭關。這三關又稱為外三關,乃是防禦草原來敵的緊要所在。一曰娘子關,又名葦澤關,因為唐朝開國時平陽公主率女兵駐守於此,她的軍隊被稱為娘子軍,於是葦澤關也被稱為娘子關。一曰殺胡口。乃山西通向草原的要隘。中原王朝強大時,常從此關殺入草原,衰落時,則會封堵此關。金國南侵時,因為長城不在宋境,千年關隘根本沒起到一點禦敵的作用。如今雲州已複,五大關隘盡在華夏軍的掌控之下。胡人大軍想再長驅直入,已經是難比登天。

為了鼓舞軍心,曲端連太原都不回,直接把西路軍的大本營設在雲州城中,又把十五萬大軍分成幾部分。闖先生率二萬精兵鎮守偏頭關。梁興趙雲這對黃金搭擋,則各率二萬精兵,鎮守雁門關和寧武關。花如玉從汴梁千裏迢迢趕到山西,率領同樣混雜女兵的一個整裝步兵師鎮守娘子關。楊虎子率領三萬西軍鎮守殺胡口,隨時準備出塞迎敵。

曲端鎮守雲州,剛剛收複的太原則讓華夏軍中的悍將傅選率二個整編師鎮守,其他數萬精兵則分守忻州府州嵐州,以便萬一異族聯軍突入長城,則次第堅守。不管異族聯軍的規模有多大,麵對曲端的十五萬精兵,想在數月之內突到太原城下也是異想天開。

這種布防既是曲端一力主持,同時也是嶽飛的安排。曲端麾下的西軍如今雖然也是華夏軍的一部分,享受著同等的兵甲糧草,但論起戰力,成軍一百多年的西軍還是略顯暮氣,沒有初起的華夏軍那種萬軍辟易的氣勢。所以五大關口,隻有一個殺虎口由原來的西軍正將楊虎子主持,其他四大關口皆由護民軍的嫡係鎮守。曲端完全讚成嶽飛的安排。畢竟曲端也是知兵之人。他率領接近二十萬人馬和宗翰纏戰了幾年,才算攻下太原府。而牛皋的燕雲軍團不動則已,一動則在一個月之內就攻下了燕京和附近州郡。這種攻堅執銳的能力,可能一百年前硬抗李元昊的西軍具有。但如今的西軍,卻絕對沒有這種遇神殺神的霸氣了。

大戰在即,嶽飛和曲端視察了雲州防務之後,即把近衛師團留下八千騎,由瘋牛焦文通陪曲端同守雲州,自己則領著一萬多精騎,又回了燕京,視察長城的防務準備。就連善戰如嶽飛者,看到陳規在長城上的布置,也不由得大讚巧妙。

原來陳規根據西域聯軍擅用石炮的特點,在長城之上設置了很多虛柵,並在城頭的小堡壘之上設置了糠布袋,這些都是類似於防護網的東西,能夠對飛擲而來的炮石起到緩衝作用,減低它們的破壞性和殺傷力。陳規不但在長城之外新起了數十座甕城,還在城牆之上新建了小堡壘,堡壘與堡壘之間相距不過百米,可以用弓箭和投槍完全覆蓋。在這種完備的防禦之下,就算大隊聯軍突破了守城軍隊的阻攔,衝上了城頭,基本上也是被動挨打的局麵。

嶽飛本想在燕京視察之後,就轉回汴梁。畢竟這種規模的大戰,很容易令朝野人心動蕩。如今嶽飛嶽雲皆在前線,顯然不是應該有的局麵。至於戰守之計,嶽飛自認為不會比牛皋做得更好。牛皋的統率能力和野戰能力,完全不次於嶽飛。至於攻堅能力,更是為華夏所有將領之最。

但在嶽飛抵達燕京的第二天,撒向北方的斥候就送來緊急軍情,西域聯軍兵分四路,一路正撲向雲州方向,一路則直撲燕京城下。還有一路大軍直撲金國方向。第四路大軍的走向更是詭異,他們似乎攻入了西夏境內。

麵對這種古怪的局麵,華夏軍將領都有點蒙了。西域聯軍竟然如此狂妄嗎?竟敢在進攻華夏國的同時還敢同時招惹兩個強國。招惹西夏還可理解,畢竟西夏如今已經君昏臣庸,名揚天下的西夏鐵鷂子也早不複當年之勇。但金國可是新起的遊牧帝國,精兵強將俱在,豈是一個長途奔襲而來的西域聯軍可以旦夕攻滅的?

麵對將領和幕僚的滿頭問號,嶽飛倒是很輕鬆地給出了一個答案。胡大對西域聯軍失去了控製。這些來自極西之地的聯軍,不管是信仰十字教還是天方教,他們都是有自己信仰的軍隊,甚至很多士兵的信仰達到了狂熱的地步。胡大之所以能把他們糾合在一起,無非是因勢利導,激起他們內心的貪婪。但這並不意味著胡大真的能憑借一些頂級幻術控製那些虎狼之師。無論是十字教還是天方教,他們也有精通幻術的高手。相比神乎其神的幻術,他們更重視胡大帶去的火槍火炮之術。此次來襲的西域聯軍,至少有五萬人配備了火銃,同時也拉了將近五百門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