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知道中了嶽飛的計,金國卻也沒有趁勢進兵。畢竟這幾年和護民軍的戰鬥確實讓女真鐵騎損失慘重。他們人口少,經不起每年幾萬的折損。
護民軍沒有主動進攻他們,他們也樂得休養生息。一時間雙方邊境線上,除了小隊騎兵的廝殺, 似乎又到了太平年月。
不但是靖康五年沒有戰鬥。靖康六年也沒有大規模的決定性戰爭。一些沒見識的人還以為嶽飛沒有了進取天下的心思,準備守著整個中原做太平天子呢。他們沒有看到,華夏國的地盤正慢慢擴大。隻因為沒有殲滅性的大戰,才讓這些人認為華夏國停止了進取。
靖康五年,李孝娥生下一個男丁,起名嶽雷。靖康六年底,李孝娥又產下一個男丁,起名嶽霆。
同樣是靖康六年底,冉青入宮,擔當宮中女官,管理宮中事務。
惟有堪與嶽飛做對手的幾方勢力卻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在工部尚書蘇邁的率領下,華夏軍器部在靖康五年底研發出了銅鐵混鑄的火炮。既有可以守城的大型火炮,還有輕便的可以放在馬車上拖動上的小型火炮。火炮威力極大,能摧毀任何天下堅城。
同時護民軍中的火銃兵比例已經超過了二成。尤其是護民軍的騎兵部隊,近衛師團和背嵬軍全員配備了火銃。
有了胡大的刻意傳播,如今各方勢力都有了火銃兵。至於火炮,金國和明受小朝廷也有製造出了幾十門,但使用的還是實心炮彈。
在華夏國的地盤上,各種匠人又恢複了春秋時期受人尊重的身份。工部下設專利局,對匠人的獨立發明皆記錄在冊,並由匠人獨享專利權。很多技藝高超的匠人憑借一項廣受歡迎的發明就成為一方豪富。像軍器天才張寶兒,因為火銃和火炮皆是在他的主持下製造出來的,所以建國之後,年方十七歲的張寶兒得到了一個爵位,雖是最低的男爵,也給天下匠人指明了成為貴族的光輝道路。其他各方勢力的匠人無不想方設法地逃出本土,闖入中原。
華夏匠人有著超高的智慧,隻要給他們充分發揮的空間,他們會製造出讓人歎為觀止的偉大器械,絕對不亞於西方大匠。
靖康七年初,有劉姓匠人製造出了望遠鏡,可以看清月亮上的環形山。嶽飛得知大喜,賞了這個劉姓匠人一個男爵之位。
劉姓匠人研究的望遠鏡本來是為軍事服務的。嶽飛和李孝娥使用改造過的望遠鏡,在皇宮最高的建築上觀察月亮。
隨後李孝娥撰寫了一篇文章,談論嶽飛和自己在月亮上沒有看到嫦娥,也沒有看到吳剛和兔子和桂花樹,隻看到一片荒涼的山脈。
一篇文章激起千重浪。很多對天文感興趣的人,開始想方設法的買望遠鏡,以便親自觀察月亮和星空。
李八少很豪邁地在汴梁城外,地形最高的獅駝崗建了一個超大型的天文觀測台,一時間各方術士道士,以及有誌格物的學生紛紛趕往獅駝崗,試圖探究天空的奧秘。華夏國人的談話,漸漸由鬼神轉向了實證。科學和理性的氣氛漸漸壓倒了彌漫社會各階層的神巫之風。
這是閑話,暫且不提。護民軍這兩年雖然沒有大規模進攻,各方勢力卻也不敢主動向護民軍發動進攻。
燕雲方向,楊再興的一萬黑甲軍,就像懸在燕雲豪強頭上的一把鋼刀。讓那些豪強不敢徹底倒向金國,隻能首鼠兩端,和黑甲軍眉來眼去。
沒有了劉彥宗時立愛韓企先三大能臣,金兵對付燕雲豪強的手段簡單粗暴。凡是發現與黑甲軍勾結者,滅門。
這樣子雖然殺得很痛快,卻也把燕雲豪強的心殺涼了。
完顏宗望也沒有辦法。金兵製造火炮和火銃,可不是像護民軍的軍器坊,大規模生產,而是完全手工打造。鑄造一門炮,幾乎要用等重的錢。這錢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隻能向燕雲豪強下手。
縱然如此,金軍也隻是配備了不到四十門炮,還都配備在了燕京城頭。無論是金太宗完顏吳乞買還是完顏宗望,全都認定了和護民軍的下一次決戰,重心還是燕京城。
西北方向,曲端和宗翰相持了三年,看似不占絲毫優勢,等眾人反應過來,才明白曲端已經拿下了太原之南的所有重鎮。
並不是宗翰的用兵比不上曲端,而是後勤和兵源上實在拚不過曲端。曲端有華夏國為後盾,兵甲糧草源源不斷地運往長安,宗翰則和金太宗還有宗望起了嫌隙,雖然名義上還是大金之臣,其實已經聽調不聽宣。這幾年宗翰從來沒有回過黃龍府。就是一年大度的大朝會,也隻讓自己的弟弟金十三赴會。這樣的宗翰,當然得不到金國的傾力支持。
至於兵源之上,兩年的戰鬥,西軍戰死者不下三萬,但曲端麾下兵力已經擴張到了十五萬。金兵戰死者不到二萬,宗翰的精銳兵力卻由十萬減到了八萬。雖然麾下有幾十萬的炮灰軍,真要和西軍正麵交鋒,根本指望不上。
嶽飛不會把全部希望放到金人的內訌上。金國這幫子執政大臣都有戰略大局觀,一旦護民軍大舉進攻宗翰,金國絕對會傾力支援。
讓金國不支援宗翰的惟一方法就是讓金國無力支援。
靖康五年底,船火兒張橫率領十萬水軍,由水路進攻朝鮮。經過一年多的戰鬥,全取朝鮮國。直接威脅金國的腹心之地。
金太宗親率大軍征朝鮮,與張橫纏戰一月有餘,雖然攻下了小半個朝鮮,卻無力逐張橫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