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的是,曹成的這波崛起明顯與明受朝廷默契在先。
麵對曹成的步步緊逼,宋軍幾乎是步步後退,王彥和曹成接戰一次,用萬餘軍卒破曹成勁卒二萬,本想再接再厲,卻被小皇帝一封詔旨,讓他領著軍隊撤出長沙,前往贛州鎮守。
所以整個荊湖路,曹成幾乎是閉著眼睛就全盤拿下。
曹成之所以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成了氣候,原因很簡單,胡大想打造一支全新的軍隊。
胡大越是深入明受朝廷,越感覺這個統治了一百多年的趙宋朝廷已經爛到底了,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多是無能之輩,暮氣沉沉,毫無半點朝氣。
就憑這個爛透的朝廷,不要說滅掉護民軍,連牽製護民軍的能力都沒有。
胡大翻閱天書,發現兩宋之交,想找到一個能打敗嶽飛的人。結果胡大悲劇的發現,能在軍事上打敗嶽飛的人,還真的一個都找不到。嶽飛雖然是政治小白,但軍事能力,在兩宋之交完全屬於木秀於林。
不過能夠和嶽飛打上幾個回合的還真有好幾個。
韓世忠算一個。
但胡大就是再膽大,也不敢讓韓世忠重掌兵權。因為韓世忠重掌兵權後幹的第一件事很可能是誅殺秦檜。再說韓世忠的精兵要麼降了護民軍,要麼被困在揚州城中,就是韓世忠複出,短時間內恐怕也練不出百戰百勝的精兵。
王彥算一個。
可是王彥已被嶽飛擊敗。如今隻剩萬餘勁卒。因為王彥的種種表現,秦檜不願意再把重兵交到王彥手上。
四川的吳氏兄弟也是厲害之輩。但那兩位弟兄,似乎正準備在蜀地休養生息,朝廷的詔旨調不動他們。
想利用他們出川和嶽飛打仗,暫時還沒有半點希望。
那麼剩下的,隻能從那些縱橫天下的草寇中尋找了。
胡大找來找去,感覺還是曹成比較靠譜。畢竟能夠和嶽家軍僵持幾年的人,也就隻有曹成了。如今曹成手下缺了楊再興。不過沒關係,猛將銳卒,處處皆有。
胡大讓曹成建國立號,正是想借助一個新興政權的銳氣,來抵消護民軍的銳氣。為了讓曹成的軍隊更加強大,胡大不但讓秦檜把明受朝廷生產的軍甲一批批送給曹成,還把火銃製造術,和新式火藥生產法,全傳授給了曹成。
得到這兩件強大的神器,曹成喜出望外。
他和嶽飛本是同鄉,同在宗澤手下時,曹成的名聲比嶽飛更大。可是這幾年中原百姓早忘了他曹某人了。
他倒是要和嶽飛比一比,看看誰先稱帝。
事實證明,這一點上曹成贏了。
打下兩路之地後,曹成建了燕國,稱了燕帝。嶽飛則還是嶽帥。
因為全占了荊湖路,曹成的地盤就和襄陽六郡接壤了。曹成的兵馬明顯比宋軍不安分,時不時就派人殺入襄陽六郡,燒殺搶掠一番再撤回。護民軍向來不會忍辱負重,麵對曹成兵馬的挑釁,鎮守襄陽的張用和蕭山也是屢次反擊。
雖然嶽飛拒絕了蕭山以契丹兒郎獨立建軍的請求,蕭山隻是失落,但心中並無怨恨之心。他自己也清楚,自己身為遼國後族的嫡係,嶽帥不可能不防。若是換了其他人,早把蕭山斬了,哪裏還會讓他統軍。
所以被派到襄陽的蕭山依然盡職盡責,和張用配合著,屢次消滅了曹成入境擄掠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