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曆史上的苗劉兵變不一樣。曆史上的苗傅劉正彥先是逼趙構禪位於三歲小兒,後來韓世忠等人率兵逼近,苗傅劉正彥亂了陣腳,又被宰相朱勝非欺騙,竟然又讓趙構複辟。兩個傻貨為了自保,還讓趙構給他們頒發了兩麵免死鐵券。結果趙構欺負他們不識字,直接陰了他們一把。
趙構掌控局勢後,直接下令誅殺苗劉滿門。兩人在金殿喊冤,又拿出保命的免死鐵券。結果趙構指著鐵券後麵的八個字念給他們聽,“除大逆外,一概不論。但你們是大逆,所以隻能一概而論了。”
但是這一次,因為有了胡大從中謀算,趙構再也沒了翻身的機會。直接在兵變當日被殺死,罪名則推到了苗傅劉正彥身上。苗劉二人的九族盡被誅於臨安鬧市之中。
苗劉雖然伏誅,但趙構不能死而複生。再加上太宗後裔全被擄往北國了,民間雖有太祖子孫,但趙構惟一的兒子趙旉還在,隆佑太後還在。他們絕對不可能去民間尋找太祖子孫擁立為帝。
留守朝中的群臣在激烈的爭議過後,終於一致同意立太子趙旉為帝,改元“明受”。
宰相朱勝非因為失職,導致趙構被叛軍所殺,貶官廣南,任澹州刺史。尚書令秦檜則因為臨危不懼,於皇宮門口說降叛亂的數萬叛軍,成功晉為樞密使兼尚書令。
因為太子年幼,不能理事,朝中一切政事交由樞密院處理。樞密院給出意見之後,交由隆佑太後加蓋璽章,即為正式詔旨。
護民軍這邊雖然早就做好了準備,秦檜此人雖然奸詐,處理起政事卻是果斷非常。
也許是他有識人之明,也許是由於胡大的指點,秦檜當上樞密使的第一道聖旨,即是順昌知府陳規為揚州知府,統領揚州一應軍兵。戰陣之事,皆由陳規一人作主。
這一招著實厲害。陳規乃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守城專家。著名的順昌之戰,雖然功勞多記在了劉琦身上。其實首功乃是陳規,因為正是陳規連守順昌數月,把完顏宗弼的精兵拖成了疲兵,才有劉琦後來的逆襲取勝。陳規還留下一部專講如何守城的專著《守城錄》。
順昌隻是小城,揚州可是天下堅城。有陳規在,護民軍再想勢如破竹地渡江南下,那是完全不可能了。
果不其然,得知趙構被害的消息後,張憲第一時間從徐州發兵南下,一路連下數城,卻在揚州被攔住了去路。
揚州城中隻有萬餘兵卒,並且不甚精銳。張憲統兵三萬,全是力抗金軍的精銳。
連攻七日,不但沒有拿下揚州城,還折損了近二千士卒。
張憲甚至把超大號的轟天雷都拿出來了,想把城牆炸毀。可是陳規早就防到了這一招,他在城牆上修建了幾百個突出城外的堅固木屋。裏麵藏著士兵,隻要見護民軍拖著大筐往城牆靠近,就用火箭往筐裏射擊。
最後城牆不但沒炸毀,護民軍的爆破手還因為筐裏轟天雷爆炸,被炸死了好幾十人。
張憲看到一時拿不下揚州城,隻能暫且圍困,並飛鴿傳書給嶽飛,陳規善守,揚州難攻。這一次趁火打劫看來是失敗了,是否允許他暫時領兵撤回徐州。
嶽飛回了一封簡短的書信。“賢弟圍住揚州城,援兵隨後就到。”
不管陳規是個多麼偉大的守城專家,嶽飛這次也要拿下揚州府。
活動在長江南岸的暗情司統領趙萬貫,以及羅刹女都發出了讓護民軍加緊攻略江南的情報。
換君如換刀。
秦檜和隱藏在幕後的胡大聯手,爆發出了極強的戰力。秦檜獨掌朝中大權不過十幾天,遍布江南的民亂竟有了消弭之勢。江南西路的李七被親將周黑虎殺害,數萬民軍降於韓世忠。李七的妹妹李八妹領著數千民軍退入了羅宵山,死守大本營,再也不敢出山騷擾。
江南西路持續了二年之久的民亂就此基本平息。
至於動搖了趙宋根基,建立了“大楚佛國”的鍾相之亂,也以一個極為戲劇性的結局戛然而止。
鍾相的副手,一字並肩王楊幺在鍾相上朝時猝然作亂,一舉擒殺鍾相及一眾親信,然後舉十萬大軍降於朝廷,被封為荊湖西路安撫使,直接歸朝廷節製。
楊幺親領十萬大軍,會合王德的三萬大軍,直逼張用占據的襄陽府。
幸好在楊幺抵達之前有一個名叫楊再興的苗人猛將,外加鍾相親封的副宰相王佐,硬是護著鍾相之子鍾儀衝出了長沙府,沿著水路先一步逃到了襄陽。
若不是他們提醒張用,張用肯定會在楊幺的突然攻擊下棄城北逃。不過縱然事先前得到了提醒,在楊幺大軍的瘋狂攻擊下,張用一丈青親自披甲站上城頭,方才守住了襄陽。
張用一丈青雖是占著流寇的名頭,其實都是護民軍安插到長江南岸的棋子。嶽飛不許張用濫抓民夫,毀了護民軍的名頭。所以張用夫妻占了襄陽城快一年了,手下軍兵還沒超過一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