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等人在暗情司商議如何一舉剿滅無憂洞,斷了九尾狐的潛在後援時,九尾狐當然也沒閑著。他們並不知道護民軍準備對無憂洞下手。畢竟黃縱主政半年,也沒見派一個捕快擒拿無憂洞的黨徒。他們認為護民軍也會像過往的趙宋官家一樣,對他們采取綏靖政策。所以消停了一陣之後,無憂洞的黨徒再次囂張跋扈起來。若非如此,一個小小的李顯絕對不敢把主意打到李清照這樣的名人身上。
不過真正放肆的都是中低階層的頭目,真正的高級頭目,以及九大頭領對護民軍可始終沒有放鬆警惕。特別是胡大,他在曹州城外派死士刺殺過嶽飛,若不是嶽飛自身生命力強大,再加上蘇過弄出了原始型的青黴素,估計護民軍早已在中原大地上煙消雲散。縱然沒能殺掉嶽飛,那次刺殺也引發了極其嚴重的連鎖反應。張憲撤軍,郭進戰死。吉倩王綱血洗鬼樊樓,差點被火藥炸死。隨後就是李成遇害。再然後就是王雕兒血洗汴梁,險象環生的陳州攻防,護民軍在那一波連鎖反應裏至少戰死過萬人。
胡大和嶽飛結下這麼大的仇恨,就算他此刻放棄圖謀護民軍,血洗中原百姓的毒辣陰謀,也別想逃過嶽飛的追殺。何況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終極目標,那就是讓中原大地血流漂櫓,讓中原百姓十不餘一。
徐進士本以為胡大派往各地的人手全是死士殺手,其實並不是。胡大派往各地的皆是那種最善於蠱惑人心的江湖術士。隻有派往應天府的才是死士。為了一舉殺死李八少,胡大派去至少三百死士,由羅刹女和另一個極為神秘的高手領隊。胡大告訴羅刹女,就算全軍覆沒,也要殺死李八少那個老家夥。
羅刹女到達應天府已經四天,依然沒能找到刺殺李八少的最好機會。不過這個時候,胡大派往各地的江湖術士們開始發威了。
從江南到江北突然莫名其妙地流傳起了四句意義特別簡單的童謠,“牛犢頂翻山,方得太平天。雙人射大鵠,方得清明土。”
隨著這四句童謠流傳開來的還有對這四句童謠的解釋,似乎生怕老百姓不明白。一些穿州過府的遊民術士們煞有介事地告訴老百姓,“牛犢者,牛皋也。山者,丘山為嶽,所以山就是指的嶽飛。雙人者,黃縱也。大鵠者,大鵬也,當然指的也是嶽飛。”
宋時百姓的文化程度雖然比其他朝代略高一些,彌漫民間的還是神道巫風。麵對這種神秘莫測的胡說八道,老百姓多是將信將疑。這時總有捧哏的出來應和,“你這術士盡瞎說。嶽帥愛民如子,這樣的好人為什麼要被推翻呢?我看那牛皋黃縱不是什麼好東西。”
術士就故作深沉地說,“童謠皆是上天示警。這是嶽帥決斷的時候了。所謂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啊。嶽帥愛民如子,可不能被一些奸人殘害啊。”
與這四句民謠同時流傳開來的還有一個小故事。故事裏說,嶽飛本為佛祖頭上的金翅大鵬鳥。佛祖有嚴命,隻許他憑借戰無不勝的本事除暴安良,卻不許稱帝,不許登基,否則佛祖就會把他收回西天。
不管是民謠還是故事,當然都是九尾狐派人故意宣傳的。如果說前麵四句童謠還能讓人一眼識破是在挑拔離間嶽飛牛皋黃縱的關係,後麵這個故事的盅惑性可就強大多了。
要知道大相國寺的智源方丈為了讓嶽飛靠攏佛門,早用佛門最擅長的吹牛大法,把嶽飛宣傳成了佛祖座下的金翅大鵬。如今中原百姓,人人都相信嶽飛是金翅大鵬的化身。九尾狐的這個故事沒有否定前者,而是接著前麵的故事引出了天命之說。
術士們同樣神秘兮兮地向捧哏者解釋,如今護民軍占了半個天下,早就有了稱帝的資格。嶽飛之所以不稱帝,是因為嶽飛找人算過命,他沒有天子之命。若是稱帝,就會暴斃。
千萬別小看這種煞有介事的胡言亂語,在神道設教的國度裏,這種所謂的謠偈有時能夠暴發出來摧毀一個帝國的可怕力量。這是一種針對人心設計出來的精神武器。既針對天下人,也針對那個指名道姓的人。他讓天下的野心家蠢蠢欲動,也讓當事人疑神疑鬼。
比如秦始皇巡遊天下時,見一塊天降隕石上刻著“始皇帝死而地分”,頓時“心惡之。”雖然秦始皇殺光了隕石方圓數十裏的平民百姓,卻也隻是給天下製造了更多恐怖。那七個字已經對秦始皇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傷害。這種傷害,有時候是會讓人死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