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人生
是不是因為鹹蛋太美味了,所以人死了還能有一句:“去賣鹹鴨蛋”的別稱?是有多好吃才能念念不忘?
鹹蛋本人很美味無可厚非,但凡有鹹蛋駐場的東西也都有如神助,瞬間晉身美味行列。今日要談的,是一種餡:流沙。流沙餡者,以雞蛋、鹹蛋黃、芝士粉和奶粉混合重糖及牛油製成,因此有著金燦燦的質地和鹹甜的巧妙融合。歐陽應霽說,“溶成一個像火山熔岩一樣的狀態”,非常貼切。
這裏插播一個事兒。來廣州讀書前,一直被奶黃包欺騙。小時候在茶樓吃過奶黃包,感覺不會再對其他包子有這樣的深愛了,多年榮登我心中最美味包子之首。後來我才明白,人無完人,包無完包。廣州茶樓基本看不到所謂的奶黃包,服務員隻會用一種奇怪的語氣說:流沙包吧?那架勢仿佛從未把奶黃包放在眼裏。而後才知道,流沙才是更正宗的古法,後人為了方便製作才將流沙演變為蓮蓉奶黃等。
說到這個霸氣的服務員,自然和這個茶樓的顯赫脫不開關係。它是廣州飲食代表之一、友人造訪穗城推薦首選,甚至是外語學生造句常用詞!難怪服務員的胸膛挺得那麼直,在比肩繼踵的客流裏顧不上再多的伺候。
流沙包這東西很欺負食客,表麵風平浪靜,實則內裏的流沙滾得燙手!可是你又不甘心讓其放涼,錯過最佳的賞味期。心急的我第一次就差點被燙傷舌頭,急忙放下仍免不了慌亂中沾了一手的流沙,疼得呱呱叫。
一籠三個包子,即叫即蒸,索價是市麵的一倍有多,嚐過你才知道收再多也不為過。包的個頭不算大,先輕咬一口試試溫度。此時你已經可以看到金黃的流沙餡如找到出口,迫不及待地以誘人姿態傾瀉而出。這股帶著濃濃香氣的流沙隨著口子的裂開順勢而下,淌過舌頭,你能感受鹹蛋碎粒的分明,品出鹹中帶香。咽入喉中還依依不舍,往往還期望能再細品這股渾然天成的流沙,卻又拗不過內心的魔鬼,大口大口地往下咽,恨不得一口氣吃光,末了茗一口鐵觀音,來一個痛快又滿足。
除了包子,流沙湯圓也是我的心頭好。它們家出產的湯圓稱得上是流水在線的佳品:每一顆皮薄餡厚,絕不會散放一起而是有十個小洞兜著,細致保護好每一顆成品。分量不多,最適合飯後或宵夜而不至於罪惡感的萌生。往清水加冰糖,約莫煮個十分鍾即能食用。軟糯皮,藏不住流沙,往往一口下去,整個勺子就裝滿了漏出來的金沙。冰糖水上也不免飄浮些許鹹蛋黃和牛油的混合香油,可謂是滿碗盡帶黃金香。來自糯米的軟韌彈性和鹹蛋黃的甜香,在一顆顆飽滿的黃白丸子上交替演繹湯圓的色香味三部曲,一頓五顆的適量甜點,足以讓你在甜夢中無限循環美好的宵夜時光。
如果我以後死了,我也很願意被別人說,她去賣鹹鴨蛋啦。在我心中,這差事也挺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