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說不定到了她的手裏,還會鼎盛起來。”韓瑜伺候了大夏三代皇帝,能得到他的肯定實屬不易。言之逸對於爺爺對自己妻子的表揚,打心眼裏高興,比肯定他還高興。
韓瑜將他的高興看在眼裏,長歎一口氣,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之逸啊,以後,韓家再也不能保護你了,你好自為之!”
言之逸從天牢回到暖陽宮的時候還不到中午,很意外的看到了此時應該在禦書房處理政事的夏純韻。
她正趴在大床上百無聊賴地翻著一本雜書,聽見腳步聲,抬頭看了看,見是言之逸,露了笑意出來,“去見了丞相?”
“是。”
“丞相沒少罵朕吧?”
“爺爺主要是罵臣,對皇上倒是誇獎了幾句。”
這倒是讓夏純韻意外了。
言之逸又道:“爺爺說,皇上很優秀,他敗在你手上,心服口服。”
“隻是臣有一事從昨晚開始便一直不大想得明白,皇上……既然有必勝的法寶,為何還要娶臣?”
夏純韻料想到了言之逸早晚會問到這個問題,也沒打算瞞他:“當初娶你,確實是形勢所逼,朕原本想著一點點以政治的手段收權,達到平穩過渡的效果。”
“丞相對於朕來說是半個父親,更是一位老師。不到迫不得已,朕絕不會和他撕破臉皮,擔下謀害忠良的暴君罪名。”
“如果丞相不把事情做到這種地步,以他在宮中的人脈和聲望,朕要對付他確實頗為麻煩,娶你在中周璿,理所應當。”
“卻是丞相選擇了錯誤的方式,毀了他的一世英明不說,也讓朕輕而易舉抓到了他致命的把柄。”
言之逸沒問夏純韻打算怎麼處理韓瑜。
逼宮謀反,罪無可恕,再寬厚的皇帝,也容不下這種反臣。
第二天,科舉前五十,正陽宮殿試,夏純韻親自出題,監考。
坐在大殿中高高的龍椅之上,看著眼前這些陌生而年輕的臉孔,夏純韻心中雀躍,這些人,將成為大夏的鮮活血液,會成為夏純韻新的倚重。
科舉新人們跪拜之後。
夏純韻把殿試考題遞給了腸九,讓他當眾宣讀。
腸九接過考題,念:“淮南大旱,朝中無糧,無法救助淮南百姓。更有不少商人趁機哄抬市價,糧食價格一升再升,百姓買不起糧食,商人重利,矛盾不斷激化,弄出了不少人命。請你們針對這種情況在一炷香之內拿出個對策,寫於麵前紙卷。”
夏純韻這考題出的實在中規中矩,屬於當下亟待解決的實事政治,在場的這些科舉新人都是夏純韻一份份試卷讀過去,親手挑選出來的,多是有些才華。
科舉得了名次之後,這些新人們,也會聚在一起猜想殿試題目,夏純韻所出考題,早被大多新人猜中。
因此,此時給一炷香時間,足夠,隻需把這些日子備下的答案,寫下即可。
一炷香時間很快過去,腸九一一收了試卷,呈在皇上麵前。
有人提議朝廷出麵幹預,把商人抓起來強迫他們放糧;有人提議向西楚借糧,等來年收成好了再還;還有人說這事不用管,夏國自古流行商販自由,哪年沒個天災人禍,也沒出過什麼大紕漏。
夏純韻當麵讀過試卷,很明顯能看出這五十人水平高低。很多對策雖聽上去都很不錯的樣子,但並無可操作性;又或者與當前的朝堂局勢不符,無法采用;也或者隻是單純地不符合夏純韻心中想法。
把商人抓起來這種說法,最先被夏純韻否決。夏純韻是現代人,自然不會有士農工商的等級偏見。知道一個國家能走多遠,創新能力多大,很多時候由商業活力程度決定,要商人創新,就必須保護他們的私有財產。
置之不理的做法,夏純韻也不滿意,洛國商業自由沒錯,可是一二百年來什麼時候糧食價格漲到如今這個離譜的地步?百姓心思簡單,很多時候,誰當皇帝,他們並不關心,吃不上飯,可是會逼他們反的。所以這事朝堂一定要出麵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