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贈人玫瑰之手,經久猶有餘香(1 / 1)

——《印度古諺》

總編視線

作者:

到今年一月,“總編視線”已寫了幾十篇,說實在的,越寫壓力越大,雖然文字並不複雜,大多數時候不過是與大家分享一些真實而簡單的感受,然而卻得到很多讀者朋友的厚愛,實在是令我常常汗顏,因為從天性來說我是個拙於言辭的人。

“總編視線”其實相當於雜誌的卷首語,我想卷首語最重要的作用是讓拿到雜誌的人看過之後肯繼續翻下去,而不是自說自話的空洞說教,況且受篇幅所限,說什麼也講不深,講不透。

新年伊始,該與讀者朋友們分享些什麼呢?創刊至今,近十年的時間,與我們的新老讀者、作者以及廣告客戶朋友們一起走過了很多的日日月月,在此我想說的第一句話是雜誌社的每一位同事都對你們心懷感恩!人到了一定年齡才會明白,自己在感覺最好的年輕歲月時,是多麼的愚鈍和不足,沒有大家的包容很難走到今天。

十年下來,我們收到了很多的來信、來電,對雜誌的內容大家褒貶不一,的確,在《收藏界》的成長過程中,一直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在各媒體的激烈競爭中,在極力生存的同時,我們始終把廣大讀者利益擺在第一位,盡管也有讀者報怨有時廣告太多,但如果稍稍了解一些媒體行業的艱難就會理解這不過是出於生存的需要。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以前讀過的台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是說林先生家附近的市場,有一位賣古董、玉石、民俗藝品的小販,他的聲名遠播,原因是他每天開市賣的第一件東西,不論價錢高低,都是以成本出售,這“開市不賺”的哲學,使得他的攤子每天清晨都有人排隊等待,要買下他的第一件東西。

有一天,林先生在他的攤子上看中一把印度喇叭,第二天起早去買,發現攤子前已有一些人在排隊。

林先生問排隊的人:“既然隻有開市的第一件東西不賺錢,你們又排在後麵做什麼?”

他們說:“通常一開門,所有人買的第一件東西,老板都是不賺錢的。”

於是林先生又問:“你們怎麼知道老板沒有賺你們的錢呢?”

“他在這裏擺攤很久了,信用很可靠的。”眾人異口同聲地說。

那天林先生果然買到想要的那一把印度喇叭,前一天他開價一千二,而那天以“開市不賺”的價錢隻花五百元就買到了。

“為什麼會有開市第一件東西不賺錢的想法呢?”後來林先生問那小販。

小販回答說:“最重要的是感恩吧!你想想,古董玉器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大家都願花錢來買我的東西,使我過生活,所以很多年前我就立下這個規矩,每天表達我對顧客的感恩。”

是啊,做人要有感恩之心,做雜誌也應如此,這是拜讀林先生之佳作時我心裏的體會。捫心自問,作為媒體,我們盡可能使雜誌的內容精彩,物有所值,但麵對物價的飛漲,同樣為了生存,我們也不得不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雜誌的價格由原來的十八元調整為二十元,我們承認我們一時還難以達到“開市不賺”的境界,但請相信我們一直朝著更高的境界努力,正如我們曾經推出過的“999”終身榮譽讀者等一係列“賠本賺吆喝”的活動,今後我們還會堅持做一些有利於讀者的事情。因為贏得讀者的信任始終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

最後,在這新年的第一天,我們要對每一位關心《收藏界》的新老朋友,說一聲,“新年好”!祝願喜樂平安。

因為有您的支持,才有我們的今天。願新的一年,我們彼此更加理解,

我們期待著您的理解與支持,因為如果您了解我們跋涉泥濘的艱辛,就會理解我們為什麼對鮮花如此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