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蘇軍大人物(2 / 2)

“冷靜,冷靜,冷靜……即使身在局內,也一定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辨析一切細節,確保不迷失、不衝動、不躁進……在這場浩浩蕩蕩的世界大戰中,最後活下來的,都是那些高瞻遠矚、殺伐果斷的真英雄……一將功成萬骨枯,無論在亞洲還是歐洲,都有這樣的例子。從前讀史,就是為了開拓眼界,能夠在任何時候都放眼海闊天空的未來,你忘了嗎?”林軒自言自語,放開長槍,把那塊啟迪他人生智慧的瑪尼石珍重地抱在懷中。

瑪尼石是屬於藏地的獨特物品,但全世界各民族的智慧都是相通的,任何一名真正的智者,都能從它這裏獲得醍醐灌頂般的開悟。

“噠噠噠,噠噠”,一陣槍聲驟然劃破了戰場上的沉寂。

林軒由觀察孔望出去,一隻探照燈亮起來,雪亮的光柱追逐著由高處滑翔而下的那人。那人如湖麵上肆意攫取獵物的魚鷹,一起一落,格殺了躲在壕溝裏的兩人,隨即彈身而起,斜著身子向著那隱藏著盟軍突擊隊的小樓衝鋒。

看到這一幕,林軒不免為那群無辜的戰士擔心。

公平來說,那群戰士本應與負隅頑抗的納粹士兵對決,而不是遇上一個從天而降的死神級狂人。這是一場意外,一場要人命的大屠殺,對那群曆史上浴血奮戰的蘇聯紅軍而言,絕對是一種天降橫禍。

林軒無法強迫自己袖手旁觀,立即放下瑪尼石,反手抄起長槍。

“別動!”猛然間,有人從背後閃出來,五隻短槍同時抵住了林軒的後背。

那些人說的是德語,所以林軒很自然地就把他們當成了納粹士兵。

“轉過身來,前麵帶路,就給你留條命。”那人繼續說。

林軒慢慢轉身,麵對著一小隊滿臉煙灰的男人。雖然這些人穿的都是德國軍服,但他還是從對方的五官相貌上分辨出來,這又是一支蘇聯紅軍的突擊隊。

他並沒有在意眼前晃動的槍口,而是直接將目光對準了排在隊伍最尾的那個默不作聲的男人。

“那是一個大人物,會是誰呢?”林軒凝神望著對方,但那人故意躲在陰影之中,帽簷壓到眉梢,鼻翼兩側又塗了煙灰,所以麵部特征很不明顯。

大人物就算不言不動,也自然而然地散發出強大的氣場,猶如日光與月華,不會被烏雲遮蔽。

幾秒鍾內,林軒就把曆史上出現在柏林之圍中的蘇軍高層大人物默數了一遍。

二戰史中曾有這樣一段記載,專門用來記述蘇軍包圍柏林的過程:1945年4月1日,斯大林召集蘇軍高級將領研究對德國的最後進攻。當時,科涅夫表示他的烏克蘭第1方麵軍將采取一切措施,保證攻克柏林。朱可夫也請戰說,他的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離柏林近,已作好充分準備。4月3日早晨,斯大林召開最高統帥部會議,聽取朱可夫和科涅夫的彙報之後,用筆在牆上的掛圖上,劃了一條長線,作為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和烏克蘭第1方麵軍的分界線,線的終點是柏林東南60公裏處的呂本。他對兩位元帥做了以下部署,如果敵人在柏林的東接近地上進行頑強抵抗,使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進攻受阻,烏克蘭第1方麵軍則應準備以各自的坦克集團軍從南麵突擊柏林。

“在這種情況下,蘇軍方麵真正能主導戰爭形勢的大人物隻能是朱可夫或者科涅夫!”林軒做出了最接近真相的判斷。

“走,帶路!”最早控製林軒的男人又開口。

林軒知道,由於前兩支突擊隊遭到瞬間秒殺,後麵的友軍並沒得到任何訊息,隻能沿著地形摸過來,對地下室內的情況一無所知。

“下麵的人都死光了。”林軒用俄語說,“有新變化,一個相當厲害的殺手介入了戰場,正在向你們的後備支援部隊發起攻擊。”

男人一驚:“你會說俄語——你說什麼?死光了是什麼意思?”

林軒放慢語速,重複一遍:“你們的兩支突擊隊都死光了,納粹元首的人也死光了,殺手就在外麵。”

圍住林軒的五個人滿臉驚愕,頓時不知所措。

“問他元首密室在哪裏。”隊伍尾端的人沉聲指示。

最早之前,林軒聽過二戰時各國重要人物的會議錄音資料,僅憑那人短短的一句話,他就判斷出,那人正是近百年來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被尊稱為“蘇軍第一戰神”的朱可夫元帥。

從1900年至1999年的百年時間之內,全球戰爭不斷,在諸多曆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的共同推舉下,於2012年排列出了“百大武將封神榜”。能夠上榜的無一不是身經百戰、長勝不敗的大人物,而朱可夫毫無疑問地進入了“封神榜”的前十。

能在這裏遇到“蘇軍第一戰神”朱可夫元帥,林軒感覺到既不可思議又激動不已。沒有人知道,在他心底一直保存著一個跟“中國第一戰神”有關的大秘密,永遠不能解封,隻能深深鐫刻在代代單傳的林家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