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暗洞之門(2 / 2)

“就在裏麵呢!“那人說。

“炸開?”林軒明知故問。

“不,那是最下策,我不屑為之。”那人回答。

“那就趕緊打開好了!”僧人說,“這裏不是開玩笑的地方,趕緊動手,免得夜長夢多。”

“夜長夢多”這個詞語非常普通,但這時卻引起了那人的一聲長歎。

“打開他,一切都不同了。”那人說。

僧人越過林軒,大步走上去,在那暗門上使勁拍了兩掌,隨即皺眉呲牙,顯然那兩下手疼之極。

“還是讓我來吧!”那人說。

僧人退後,皺著眉開著。

那人向前,右手貼在暗門上,先運了運氣,隨即發力吐聲,那鐵板應聲而開。隨即,一股腐朽的味道傳來,熏得林軒隻想轉身嘔吐。

他大步後退,避開這股不潔之氣。

鐵板後麵,竟然露出了一個黑洞洞的下水道入口。

以前,林軒參觀過德國的下水道,知道德國的下水道算得上是人類工程的奇觀。在地下幾米深的下水道世界,暖濕氣流循環流通,一點都不憋悶。那些粗的管道直徑有四五米,管道之間的節點也相當寬敞,維修人員可以開著工程作業車在裏麵奔走。當地的水務部門有一個閉路電視係統,一天24小時對下水道實時監控,哪裏出了故障,他們一清二楚。有些人進不去的管道,還可以調用專門的機器人來幫忙維修。

實際情況中,德國人心細,連下水道都實現了電腦監控,全德國的下水道總長超過55萬公裏,可繞地球14圈。還有,為了加快排水,德國汙水井的鐵箅子縫隙很大,而且,鐵箅子下麵還有一個鐵籃子,這樣能截住樹葉、塑料袋等雜物,避免下水道堵塞。排水係統也分得很細,有緊急排水口和暴雨溢流口,分別分布在幾條河道上,一旦遇暴雨天氣,就會看情況實施排水。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德國下水道的發展也經曆了200多年的陣痛。德國是個水災頻繁的國家,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讓德國人痛定思痛,不斷改進下水道,這才形成了今天完善的下水道網。

災難無處不在,也無法避免,但能夠在災難中汲取教訓,進而打造完善的防禦係統,把災難擋在門外,這才是人類最理智的選擇。

“天意,天亡德國!”林軒回憶起二戰史,如果德軍的青年禁衛軍能夠撤入地下水道,與蘇聯軍隊展開巷戰的話,一定能夠將戰爭成功地拖到冬天,以逸待勞,憑借歐洲的寒冷消滅盟軍。

如果後麵就是德國龐大的城市地下水道係統,黨魁大可以沿著通道撤離,則蘇聯軍隊就算攻上來,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柏林之圍。

“好地方。”那人讚歎。

林軒並不覺得“逃跑”是件光榮的事,如果黨魁隻剩下孤家寡人的話,以後就再也難以東山再起了。

再說,蘇聯軍隊了解柏林的實際情況,定會為進攻地下水道做準備,絕不會守株待兔。

所以,這一分鍾極其漫長,因為林軒已經把所有能發生的事考慮了一遍,最後決定,擒賊先擒王,把那人擒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