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絕不排斥“地下之海”的設想,因為他曾經曆過雄巴村的寒潭事件,並親身下寒潭去探索,進一步發現了那巨大的水底結構。
就在一小時前,他無法突破凝滯空氣的場景與當時無法突破水底氣泡的經曆何其相似?
直覺上,他認為兩者之間有著某種神秘的聯係。換句話說,地球上存在的某些奇怪現象,僅有地域上的差別,那些現象本事是完全相同的,例如麥田圈、巨石陣、魔鬼區、金字塔、消失古墓、殺人叢林等等,既可以出現在埃及沙漠,又可以出現在南美雨林或是北美荒原,其本質完全相同。
廣義來看,造成那些奇怪現象的原因也應該是相同的。
譬如埃及金字塔與瑪雅人金字塔存在的意義是相同的,百慕大魔鬼海洋三角洲與中國西北無人區的“吞噬一切行動物體不留痕跡”是相同的,南美洲最尖端的漢巴爾道懸空殺人黑洞與冰島的斯奈菲爾火山口上空的火焰黑洞亦是相同的。
諸如此類的例子太多太多,舉不勝舉。
更進一步說,以上僅僅是空間不同而本質相同,縱觀人類曆史,遠古時代的某種超自然現象與今日的超自然現象也如出一轍,近代存在的著名“蝴蝶效應”,在遠古時代已經無數次發生過。
有一個被舉過很多次的例子可以證明以上的觀點,《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中明確記載: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按字麵解釋,這段文字記錄的是鯤、鵬、北海、南海的幾個傳說,明確說明北海巨魚在適當的時候就能變身為大鵬鳥,並且隨著海上洶湧的波濤遷徙到南海去。
天下,是一個天下;世界,是一個世界;地球,是一個地球。
所以,任何局限於一時一地、一國一洲的物理學研究都是錯誤的,必須要將地球的時間、空間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
那麼,“亞洲不規則大發現”就有了非同凡響的意義,儒勒?凡爾納在幻想中構建的地球內部模型就有了開天辟地、振聾發聵的巨大作用。
林軒作為組織的一員,對亞洲的地理、曆史、人文、傳統知識都有過廣泛的涉獵,即使在執行單一任務時,也會將自己的思維廣泛地散發出去,將各方麵知識交融在一起,全方位考慮問題。
他為“地球軸心”而來,對“地下海洋”也有著巨大興趣,甚至說,任何牽扯到亞洲安全、地球安全的事都是他所關心的。
“啊——那是什麼?”他由急速奔跑中瞬間停步,向自己的左側望去。
原來,他不知不覺已經沿著階梯進入了一個山穀的狹縫之中,右側肯定是堅硬的懸崖石壁,而左側本該是同樣的石壁,但他從沉思中清醒時,卻發現左側並非尋常石壁,而是一片立體的蔚藍色海洋。
階梯隻有兩步寬,但兩側的石壁和海洋卻似乎高有萬仞,視界盡頭,不見其頂。
(抱歉各位文友,剛剛發現上傳錯誤,271與270章節相同,題目不該是《蜂巢宇宙》,而是《亞洲不規則大發現》,已經改正,給您造成的閱讀不便,請見諒。飛天2014.12.15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