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血染金陵(上)(1 / 2)

保密局的電台多得不計其數。

比如,每個外勤省站都配置一個電訊支台。省站下轄各工作組則設有組台。支台一般有兩三部大型電機,組台都是小型的特工機。至於局本部,除設有一個電訊總台外,還有五個主要電台。

設置如此多的電台,不僅僅是由於電訊繁忙,更主要的是出於相互製約、以防萬一等通訊安全方麵的考慮。這就猶如我們今天常說的——“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保密局如此安排當然是行家裏手,駕輕就熟。

3月16日上午九點多鍾。小紅樓裏。

杜林甫正準備打電話給張懷文,督促他抓緊辦理處決共黨分子的事。這時,門響了,身材窈窕的女秘書曉露走了進來。

“處座。電報。總台送來的。”

“哦?”杜林甫把目光從電話上移到曉露的手上。

“剛剛送來的。請處座簽個字。”曉露遞上文件夾。

杜林甫抓起桌上的鋼筆,在女秘書的玉手示意處簽下了龍飛鳳舞的大名。

“看處座的簽名真是一種享受。”曉露恭維道,但並不完全是拍馬。

“你的眼光不錯。更重要的是,你很會說話。這就是我要你做秘書的原因。”杜林甫拿起電文,“好了,你可以下去了。”

曉露帶上門下了樓,杜林甫就著手解密電文。

杜林甫對收到這份電文略感意外。因為,一般來說,發給他杜林甫的電報都是發報人直接發送到由他主管的特情處機要科的電台上——也就是由馮儒和談嶽等人值守的那部電台。今天,他收到總台送來的電文,這意味著它不是一份普通的電文。

他迫不及待地看起電文。“給張懷文的電話等一會再打。”他想道。

電文的開頭,有三個數字:“020”。這是杜林甫的電報編號,也大概說明了杜林甫在整個保密局的座次。保密局的人太多了。局本部加上各省站的頭頭腦腦、大小特工有數萬人之多。能排在二十名,可算是保密局的一個頭目了。

所以,當總台的收報人一看電文首組電碼是“020”,就對號入座——這份電文應該立即送交杜林甫本人,並由他自己解碼閱讀。而解碼方法隻有杜林甫和發報人兩人知道。他們早已事先約好,其他人沒有特殊手段是無法獲悉電文內容的。

“什麼事情?”杜林甫納悶道。他已經好久沒有收到總台送來的且需要親自解密的電文了。他為此感到有點刺激。

他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然後從眼鏡盒中取出金絲琺琅眼鏡,架在瘦削險峻的鼻梁上。

他看了看電文末尾的那兩組代碼“9880”、“9898”,他已經知道這份電文是誰發來的了。(“9880”、“9898”分別是字母“G”、“Y”的明文代碼。)

“‘G’、‘Y’,‘觀音’,嗬嗬。不知你給我帶來了什麼好消息。”

杜林甫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取出鋼筆和紙——解密電文需要在紙上按照事先的約定將電碼重新計算、組合、排列。

“‘雙重柵欄’加‘俯衝行動’!‘位移’加‘替換’!絕對保密!而且根本不需要擔心丟失什麼密鑰本。當然也不存在密鑰本被竊的事。真是天才的設計!”他由衷地讚歎這個密碼的設計者——“觀音”。

所謂“柵欄”,是一種古老的電報加密法,即把要發送的電碼總組數一分為二排成上下兩行,(如電碼總組數為奇數,最後一組放在下行的最後。)再將下麵一行的數字排在上麵一行的後邊,從而形成一段密碼。比如要發送下麵這組電碼:

8329144082212593

發送前,加密人先將上述電碼排成兩行如下:

83291440

82212593

然後將第二行的數字依次排在第一行的後麵,從而成為:

8832229112454903

而杜林甫所念叨的“雙重柵欄”,即在此基礎再如法炮製一次——分成兩行,如下:

88322291

12454903

再將第二行的數字依次排在第一行的後麵,得到電碼如下:

8182342524299013

所謂“俯衝行動”,是國防部所屬作戰廳(三廳)及保密局等部門聯合製訂的、應對眼前“危急存亡之秋”的一係列垂死掙紮計劃——“俯衝”二字可謂形象之至!它大致包括:一、特工行動:刺探策反、暗殺屠殺;二、軍事行動:主要是“長江防禦計劃”;三、破壞行動:拆損、毀滅重要的工業設施和基礎設施;四、退逸行動:帶走真金白銀和文物國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