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崗村南麵是一條東西流向的小河,沒有進出路口;東、西、北三個方向各有一條進出村子的必經之路,路口都有荷槍的士兵值勤站崗。另外還有一個警衛連在村周圍擔任流動巡邏保衛任務。
村子的西南方,有一個防空洞。因解放軍渡江戰役總前委進駐瑤崗後,國民黨經常派飛機空襲這一帶。防空洞大約在地下6米處,寬約5米,深約30米,洞內麵積約150平方米,中間留有幾根直圓形土柱。
村子的北麵,有兩座三進四廂的四合院。院門前各有兩個石獅醒目圓睜。房屋雕梁畫棟、屏門格扇、古樸典雅。這原是清末五品頂戴中書科太學生王景賢的宅第,現在是渡江戰役指揮中樞——總前委首長的辦公休息地,門口也有士兵站崗。
此時,瑤崗村顯得忙而不亂。解放軍和老鄉們道路相見,互打招呼;幾個小孩在曬穀場的空地上追逐嬉鬧;一輛老牛車在村路上慢吞吞地行走著,恰和一輛軍車迎麵而遇。村路狹小,軍車停了下來。老牛車先過去了,軍車才開出村外。
林秀跨出謝家磨坊,就在這樣一種戰前狀態中朝方向暉的屋子走去。
她發現小院門虛掩著。
“報告!”林秀站在院門外說道。
院子裏沒有動靜。
林秀有點納悶:“他出去了?怎麼沒鎖院門?在裏麵?怎麼又沒人答應?”
於是她又大聲說了一遍:“報告!”
裏麵還是沒有聲音。
林秀推開院門,走進院子。
院子很小。左邊有一口水井,右邊長著一叢月季。一間小堂屋,那是方向暉和同誌們商談事情的地方。堂屋東邊的那個小房間是方向暉的臥室。
林秀站在堂屋門前,又說了一聲“報告”。
屋裏還是沒有動靜。
她試著輕輕推了一下屋門。
推不開。門在裏麵拴上了。
“他在裏麵幹什麼?”林秀很好奇。
她又看看手中的電文。
清麗的眉頭微微皺起。
她仔細盯著那些不知其意的數字,腦海中滿是電報機上閃爍的“10.910.910.9……”,還有那個電台呼號:“BTB66”。
她轉過身,向小院中間走了兩步。
她咬咬嘴唇,然後從口袋中掏出一枝很短的鉛筆,又摸出一張小紙片。
遲疑了一會,她又把鉛筆和小紙片塞進口袋中。
她又盯著那些神秘的阿拉伯數字……
約莫兩分鍾工夫,她果斷地再次向堂屋走去。
她抬起手,在門上敲了兩下。
“嗯……來了。”方向暉在屋內說道。聲音有點遲疑。
林秀聽到了方向暉走來的腳步聲。
“誰啊?”方向暉在屋裏問道。
“是我。”林秀仗著自己是情報功臣,又是方向暉親自請來的,就有些隨便,也不情願再說“報告”了。
門“吱呀”一聲開了。
方向暉衣冠不整地站在林秀麵前。
林秀有點吃驚。
“是你啊。”方向暉說。
林秀發現,方向暉頭發濕漉漉的,還沒來得及梳理;臉上清潔光亮,往日黑黝黝的胡須不見了;軍裝還沒有扣整齊,露出裏麵破舊的對襟薄棉襖……
“你?”林秀尷尬地囁嚅著。
“我不知道是你……”方向暉別過身,趕緊把鈕扣扣好,“剛洗了一下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