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明修棧道(1 / 2)

縱觀曆史,曆朝曆代無論哪個國家都會有一些人盡皆知的所謂“秘密”,所有人都知道,朝廷也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但朝廷非要裝做不知道所有人知道,例如某鈕祜祿氏是個大貪官,例如某司馬家族想要篡位,這樣可笑可歎的事情真是層出不窮。當然奉陽王朝也不例外,這個“秘密”甚至更為奇葩和怪異,讓所有知情的人都不大相信——太子是假的。

當朝太子竟然是假的,當趙星拱第一次從街坊鄰裏的八卦中聽到這個事情時不由一愣,覺得這個玩笑未免開得太大了一些,難道不怕被皇帝誅了九族嗎。雖然皇帝乃是有道明君,鮮有類似文字獄的事情出現,但皇家事情本就是忌諱,朝廷怎麼會允許人們肆意議論,況且是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最重要的是,你們這些市井小民是如何知曉的。

在趙星拱那個世界的曆史中,朝中為了爭奪太子之位任何肮髒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狸貓換太子屢見不鮮,甚至更過分的做法都可能存在,但這些事情無一都做了非常好的保密工作,後人隻有通過相關野史才能部分還原、接近真實的曆史——如今連賣菜的林大娘都知曉這件事情,並且說得頭頭是道如數家珍,皇帝老兒你是不是太不重視民間的輿論導向了。

當然從街坊四鄰七嘴八舌的議論中趙星拱也漸漸地知曉皇帝為何不將這件事情遮上一塊破布埋進黃紙堆,不是不想瞞,而是瞞不住,真正的太子殿下在三年前北邙對皇帝的刺殺當中為救皇帝而賓天了。

當朝皇帝乃是有道明君,這是所有百姓的共識,繼承大寶十幾年來殫精竭慮,讓原本羸弱的奉陽一舉變成當世強國,百姓們的心中亦與有榮焉,但若說皇帝哪一點不好,大概就是生的孩子太少。皇帝一共育有三子,都是早年還未成為皇帝時所生,繼任之後也納了幾個妃子但均無所出,人們心裏清楚,大抵是皇帝日夜操勞,得了什麼隱疾,但是既然連醫聖伏季都沒有辦法,大臣們也就隻有默認了這個事實,都道隻要三位皇子健康成長,也不必過於擔心,哪知天不遂人願,接下來的事情卻讓所有奉陽人民全都陷入恐慌之中。

慶元七年,大皇子出使南詔,於歸京途中飲酒跌下馬背致死,享年二十歲。慶元八年,年僅七歲的三皇子忽然於寢宮失蹤,兩日之後屍體現於後花園的荷花池內,皇帝陛下震怒,國師大人引咎歸老,同年北邙南下,太子殿下為救皇帝被一劍刺穿了心髒,皇帝僅有的三個兒子在兩年之內全部死於非命。

雖然醫聖伏季傾盡畢生所學保住了皇帝性命,但皇帝陛下喪子心痛,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雖改國號為天佑,但看來真的熬不過十年了。一時間人們都在為奉陽王朝的未來擔憂,人心惶惶,但聖君就是聖君,為了防止內耗,皇帝陛下竟然新立一個和他毫無血緣之親的人任太子,同時令所有藩王將自己的兒子送往京都,質子。

若在以往,質子對藩王來說是最為屈辱的條件,有些藩王寧肯造反也不願將自己的兒子送往京都作為人質,畢竟身為人質隻能夾著尾巴做人,一個不小心便要身首異處。但此次的情況卻和以往大相徑庭,東南西北四位藩王非但沒有表示反對和反抗,反而爭相將自己最成器的兒子送往京城,因為大家心裏都十分清楚,皇帝陛下是要在這些宗親中選擇一個作為太子繼任皇帝了,由不得他們不爭一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