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在莫斯科的日子(八)一個難題(2 / 2)

二戰期間,中亞五國作為大後方,為前線源源不斷地輸送糧食、衣物、汽車、飛機、航空發動機、坦克等各類物資。中亞國家還發動群眾積極為前線捐款。據統計,土庫曼婦女自願捐獻了總重量達7392公斤的金銀首飾,哈薩克民眾捐贈各類物資更多達1200多車皮。同時,中亞五國還克服重重困難,積極參與難民安置工作,僅哈薩克就接納了40多萬戰爭難民。(這一段不是美化而是事實,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雖然是少數民族但不能否認他們在衛國戰爭中的付出,因為這是正義的崇高的行為。這可不是什麼討好俄羅斯,這就是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有的人說蘇聯的衛國戰爭與中亞無關,保衛的是俄羅斯的國,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試想,如果俄羅斯倒下了,德國隨後就會進入中亞,按納粹的理論恐怕也不太可能善待中亞人)

現在,大批的中亞人入伍除了哈薩克的俄羅斯族之外就是這五國的各個少數民族了,由於語言的差異,現在很大問題是,不少來自中亞的戰士的話,不少內務部隊的軍官和戰士聽不懂,也知道德軍裏可有中亞人師團的,主要是匪首穆斯塔法·碩海在十月革命以後在今哈薩克斯坦南部與烏茲別克斯坦等地區建立了突勒斯坦自治省。北部由親蘇的阿裏汗等建立了阿拉什共和國。突勒斯坦的宗旨是統一中亞的突勒人成為一個民族。這違背蘇聯的政治,所以突厥斯坦成立僅兩年就被蘇聯軍隊攻破。當時很多反感蘇聯的突勒斯坦人在亡國以後坐上了去歐洲或者土耳其的火車。二戰一爆發,這些人就被納粹召集起來,成立了突勒斯坦軍團。如果德軍從中選出人搞滲透,或者派出間諜深入內陸地區那就麻煩了啊!

可中亞的戰士這麼多總不能有嫌疑就抓吧,要是弄不好那可就要傷軍心了啊,而且語言不通鑒別也非常困難啊,現在內務部很頭疼這個問題,安德烈也知道如果處理不好,中亞的愛國熱情恐怕會被挫傷這個責任內務部也負不起啊!

同時語言不通,讓部隊的指揮也很不方便啊!而提到這個問題克羅奇科夫現在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啊,這不僅僅是中亞還有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少數民族參軍的,這蘇聯的民族可是非常多的啊!

而安德烈雖然是後世人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啊,但想起後世的經驗安德烈還是決定向克羅奇科夫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克羅奇科夫同誌,我覺得這問題應該多管齊下來解決!‘’

“怎麼個多管齊下啊?”克羅奇科夫問道,安德烈喝了一口茶然後,說道:“首先,是咱們內務部可以組織民族語言的培訓班啊,以我們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民族這方麵專家給我們的幹部和戰士培訓,同時也可以對不同民族有深入的了解讓我們對自己的同誌熟悉起來,同時也可以在一些關鍵點部署這方麵的專業人員嚴防德國佬的滲透!”

“其次,我們可以讓中亞的指戰員裏懂俄語文化程度高的人專門排到通訊和指揮的位置這樣既方便我們內務部進行審查也有利於紅軍的指揮工作。”

“再有,我們可以請中央把大批在中亞地區工作很久的幹部,動員起來可以讓他們在紅軍裏擔任政工幹部一方麵方便監督,另一方麵也可以好好動員和發動中亞地區加盟國的愛國熱情!”

克羅奇科夫直接一拍桌子,好主意,我馬上向貝利亞同誌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