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貸款(1 / 2)

早飯過後,張誌強和小貓兩人無事可做,於是張誌強便打了個電話給蘇家明,約好了一家茶館去喝茶。

這一次是張誌強先到,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這種大城市裏的茶館喝茶,但每次進入裏麵之後,張誌強還是感到渾身都不自在。

尤其是每次拿起茶水單看的時候,雖然知道這年頭有錢人就喜歡貴的,但上麵低檔的茶都要上百元一壺,還是讓他有些接受不能。

拿著茶水單左看右看,最後點了一壺低檔碧螺春,兩百三十八。

服務員走後,張誌強歎息一聲,對小貓說道:“什麼時候你的那家茶鋪能賣這麼貴的價格,就發了。”

小貓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不可能的。”

張誌強當然知道不可能,不過他對於這些事情還是很有興趣研究一二,於是開口問道:“你說這茶館一天收入能有多少?”

小貓皺了皺眉頭,想了想之後說道:“上萬元的營業額最少…”

張誌強縱然心裏有準備,但還是被嚇了一跳。

“我這估計肯定低了,這種市口,一年房租就得多少?再加上各種稅,還有人員工資,前期投入,買的茶葉和每年的裝潢,添置新物件等等…”

張誌強點了點頭,看來這年頭,幾十萬,一百萬,真心是不能算錢了,隻不過有錢的畢竟是少數。

“你說都是什麼樣的人才來這裏喝茶?這麼貴。”張誌強說道。

小貓說道:“我們這種啊…”

“真喜歡喝茶的是不會來茶樓喝茶的,畢竟這邊的茶葉說實話並不能算高檔。”小貓點了一根煙說道:“別看我開了一家茶鋪,但對於茶葉這東西,我知道的也很少,不過以前上學的時候倒是聽說過有些茶,一塊茶餅就能賣幾萬。”

“幾萬的茶到底什麼味?”張誌強不由得問道,如果放在以前,他是絕不會相信這世界上竟然一塊小小的茶餅就能賣到幾萬的價格,但經過這半年,他已經成熟了太多,也見識了太多,甚至比大部分普通人一輩子說經曆的都要多。

“我也是窮人啊強哥,那種玩意,見都沒見過,也就是聽說而已,不過以後有錢了,我倒是要搞上一桶,放在我的茶鋪當鎮店之寶!”小貓說道。

張誌強笑罵了一句:“還鎮店之寶,按照你的說法,那一桶茶比你鋪子還值錢好幾倍!”

“要不然怎麼說是鎮店之寶呢!”小貓也笑了起來。

有人說過,二十歲左右的男人聊天,性是第一個,接下來就是遊戲和足球。

年紀再大上一些,便是工作,然後是車子,房子。

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聊天的內容便基本都和金錢掛鉤,四十多歲,便是權利和時政。

張誌強和小貓這一對奇葩一個將滿二十,一個大學畢業才一年,按理說聊起天來,最多的應當是女人和遊戲,但他們偏偏卻在討論這些即便是三十歲的男人也不怎麼會討論的問題。

“強哥,要是這次我們成功的話,那以後我覺得我們可以用這個作為突破點,這幾天我回家還都上網查了一下大東山的詳細資料。我發現除了可以開發旅遊之外,還可以做特產。”小貓說著向張誌強擠了一下眉頭。

張誌強聞言怎麼能不知道小貓的意思是趁著這次機會一次性將張可人的父母搞定?

張迎春就是靠加工大東山的特產,一些竹筍啊,蘑菇什麼的做成幹貨和罐頭發家的,現在也依靠這個賴以生存,所以之前這條生計被蔣金國掐斷之後,他們夫妻才會那麼著急的去找李同安,正好撞上張誌強,然後張誌強幫他們解決了蔣金國。

這次如果大東山的旅遊開發項目真的被張誌強拿下,並且做起來的話,到時候大東山旅遊景點必然需要周邊,而這個周邊,自然就是大東山特產了。

而張迎春有著現成的加工廠和材料來源,雖然他現在也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但誰會嫌賺錢多?這年頭,渠道為王。

銷售渠道就是企業命脈,這一點張誌強不止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又看過無數案例,自然知道張家溝成為特設的景點接待處之後,會產生多大的利潤。

別的不說,光是一個品牌效應,就能讓張迎春賣的那些特產身價暴增。

綠色環保無汙染,野生,特產,當這些字眼彙集一身,真正被人們接受,有了知名度之後,你賣再貴都有人要。

張誌強點了點頭,開口說道:“這個確實可行,到時候在這一塊我們迅速找到合作夥伴,那就比其他景點接待處走在前麵,一步強,步步強,我們可以率先打出自己的品牌,到時候我們就是大東山最正宗的!”

小貓聽張誌強這話裏的意思,似乎他是想要自己做,於是問道:“強哥,這隔行如隔山…”

張誌強搖了搖手打斷小貓說道:“我當然不會自己去做,但如果要做品牌的話,這個品牌一定得是我的,張迎春最多隻能做我的供貨商。”